而却步”。深刻之至,精辟之至呀!
“总统”的浙江奉化口音浓重,众人或未听清或未理解,你看我顾,面
露窘色。
俞大维连忙解释:常人空手遇到小小的蜥蜴,也会胆怯止步。但手里
如果握有一根尺把长的铁棍,碰到猛虎都敢大喝一声奋起同它搏斗了。总统
是强调武器装备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这批巨炮装备金门,不啻给我戍岛将
士以“尺捶”,共匪即便猛如恶虎,也当奋力击之,何所惧哉?可以想见,
巨炮到达,将给前线官兵多大的鼓舞呢。
俞大维不提自己,但他借着“总统”的话题,自然说出了自己几年辛
苦的意义,含蓄地表扬了自己的功劳。
“总统”微微颔首。
众人频频捣首。
※※※※※
将巨炮顺利运抵金门,事关重大,俞大维建议,由蒋经国副秘书长筹
划督导,全权负责。
一方面,金门加紧构筑坚固炮窝;另一方面,担负运输任务的三艘“合
字号”登陆艇在澎湖沙滩反复演练抢滩动作。
正式启碇选在9 月18 日。运送过程极具神经质,空中和海上,有台湾
和美国的机群、舰队,一路掩护前进。其实大可不必,此时毛泽东刚刚宣布
停止炮击一周,允许蒋军官兵尽情补给。金厦海峡炮声已停万籁俱寂。毛泽
东历来说到做到,从不食言。此刻台湾《中央日报》如发一条消息,公布将
于某时某分某秒,派遣某型舰由澎湖某地运送八时(英寸)榴炮到金门某地,
毛泽东也断然不会发射一炮。但蒋“总统”岂能轻信老对头,一套动作全按
战时设计运作,不敢有稍许的大意和麻痹。
启航前,“总统”亲自召见勖勉王道夷中尉等三位年轻的艇长:“我把
运输入时(英寸)炮的任务交给你们,这是你们最大的光荣,希望你们不避
艰险,顺利完成任务。”
王道夷等受宠若惊,腰杆坚挺,立正报告:“只要我们人不死,艇不沉,
一定完成任务!”
王道夷等在一片宁静中驶进料罗湾,下锚、抢滩、开舱门、下卸、关
舱门、退滩、起锚、掉头,一气呵成,总共只用了2 分28 秒。陆上的接炮
作业,也配合得快速敏捷天衣无缝。转眼间,料罗湾又恢复了空荡。
某炮长揩一把额腮的汗水:万幸,万幸,共匪未打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