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重开战端将意味着什么:“国旗”一旦倒下,在隆隆炮声中矗立起来的决
不可能是什么“台湾独立”的旗子,而只能是一面刺目锥心的“白旗”。
“一个中国的政策与原则,是目前维持海峡军事安全最重要的基础。”—
—他到处大声呼吁着、阐释着。
尽管我们与郝将军脚下的人生坐标位置依然相距遥遥,但我仍对郝先
生追求中国人“至上人格”的努力深表尊敬和钦佩。
第十三章 米格墙
刘亚楼将作战计划更动三字/刘玉堤说:眼瞅着我们高炮把我一名优
秀飞行员给打下来了/王保钧失利完全应了“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的
典故/缓慢向右作90°水平转弯,赵清洁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张以林居然
把一架受伤一百余处的飞机开回来了,肩膀上的少尉金牌提前加了一颗银星
/6 机排着横队给金门作通体扫描/有“响尾蛇”撑腰,台湾一张嘴就能喷
出一头牛来/四把快斧,向敌一字长蛇阵的七寸处劈头斩去/解放军一出“捉
放曹”演得极为成功/姜永丰说:人可不能贪天之功1
1958 年,金厦战场的主角固然是一尊尊腰围身段不等的大炮,但若缺
少了那些舒展着银翼在天际间缠斗博杀的机器,那场搅动了地球的炮战便成
了立体感动态感不强的平面团,轰轰烈烈有余,扣人心弦不足。
在一部有声有色的战争活剧中,先于炮战发生的空战,是大幕开启前
的紧锣密鼓,亦是大幕开启后的管弦鸣和。
深入研究后发现,“八·二三”之后的台海空战是很有趣味的历史现象。
与扑朔迷离缭乱障眼的地面景色不同,飞行器在一览无余的三维空际涂抹出
简捷明快的航迹,似乎仅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那场战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
制约的特点,各方复杂的关系和微妙的心态也立刻让人参得透透。
※※※※※
大陆方面严厉而无情的炮击,在台北军方和高层引发了一场非正式非
公开的研讨和辩论,题目:要不要使用台湾的空中力量?如何使用台湾的空
中力量?言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鹰派。因为如欲尽快打破封锁,拯救金
门于水火,合乎逻辑的军事行动就是对共军炮阵地实施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为什么“不”呢!
与其命中率极其有限地开炮还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