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的混合体。空中幸会“双料王牌”戴维斯,几个回合殊死斗,戴氏两个横
滚接一个倒扣,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潇洒自如飘逸远遁。不由暗暗赞道:狗
日的,飞得真他娘棒!按下机头从8000 米追到几百米,死活撵不上,还险
些撞了山,但也挺高兴,不管怎么说,今天是我打你。
下来了就和同志们反复研究,琢磨在空中的每一个动作,非得对“没
撵上”的教训有了几分心得才罢休。果然,第二回就打下一架来。眼瞅着敌
机着火冒烟往下砸,乐得双手忘了操纵飞机一个劲拍巴掌,嘴里“噢”、“噢”
地嚷起来。落了地,同志们都羡慕他夸奖他,他却一点也不骄傲满足:这回
是第五次开枪才打掉的,为什么前四次没打上?又和战友反复研究,直到对
失误有了几分心得才罢休。如此这般,每打下一个美国佬,便总结一番“教
训”,飞行技艺竞有了惊人的长进。蓝天角斗场上,倒栽葱的敌机是飞行员
拿命搏来的“金牌”,他成了志愿军空军得“金牌”的大户。
刘老同国民党空军只有一次亲自过招的机会。那天,一架RF-84 利用
云层作掩护,向着机场鬼鬼祟祟飞来。早听说国民党同行的飞行术好生了得,
他要头一个上去学习讨教。一招一式地“切磋”了两分钟,RF-84 不支,
一个鹞子翻身,打开加力,循来路贴山尖夺路狂奔。他大步流星紧紧追赶,
机关炮作连珠发,攻击角从45°一直打到了0°,看得真真切切,逃窜者的翅
膀给凿了好几个洞。战报报上去,刘亚楼的贺电拍过来。全师上下群情亢奋,
增强了打国民党空军的信心。唯有他对自己战绩表击伤栏内新填的那个符号
☆不满意,逢人便大谈“深刻教训”:米格15 速度没RF-84 快,这个没办
法,但在600 米距离上使用固定光环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告诫大家”今后超过500 米都要使用活动光环,把敌机套牢了再开炮。
“打了胜仗找教训”,这就是刘老保持“九连胜”的秘诀。我对如此思维
逻辑感到有意思。
此逻辑对8 月25 日空战是否也适用?我问刘老。
当然。
空战的一个特点是交战双方时刻都在变换着位置状态,飞行员要根据
高速动态的敌情我情进行一系列的判断、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