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到金门上空是自己的内部规定,又没有同蒋介石签字画押订
合同。因此,去与不去,应完全视我方情况而定。一般不去。去了,也并没
有违反什么。现在情况下,保持金门空域清静无事有利于我掌握战争的节奏
和进程,但金门的头顶绝非我机的“禁飞区”。
4。我无武器之侦察机飞越金门,有遭敌拦截和敌地面高炮攻击的危险,
但获取航拍金门照片,进一步搞清核实金门地面情况利益极大,不入虎穴焉
得虎子,风险值得一冒。
……
侦照金门的任务遂一锤砸定。艰巨使命交给了福空独立第2 团。
※※※※※
在人民空军的序列之中,侦察航空兵是一个新兵种,独2 团却是一支
老部队。
1954 年9 月,该团对敌占一江山岛前后共进行了60 架次的空中照相,
共发现地堡94 个,隐蔽火炮19 门。登岛攻击发起,我强击机轰炸机群和地
面炮兵按图索骥,对以上目标逐一摧毁。战后实地勘察核实,航空照相的准
确率达到80%以上。独2 团一战照出了威名。
但,一江山岛的经验在金门却派不上多少用场。
一江山仅1。7 平方公里,只需飞行一个架次,即可将它捕入镜头。金
门则不然,一百好几十平方公里面积,如欲将它变成一幅1:14000 航空照相
图,据初步估算,以双机编队实施,最少也要出动6 次以上。这样不仅拖长
完成任务的时间,不符合隐蔽迅速的战术要求,而且由于各双机分别进入,
也很难准确地保持规定的航线,通过目标照相,达不到上级关于相片必须有
前后60%、左右40%-50%的重迭量的严苛要求。于是,所有的脑瓜都合
乎逻辑地在思考:恐怕只能采用组织多机编队的方法实施大面积照了。经精
确测算,“多机”起码需要6 架。
6 机编队,过去无先例,手头也无参考资料,唯有自己摸索。第一次模
拟试飞,采用三对双机之长机对正目标,各僚机与其长机保持间隔的方法,
结果所摄照片有的互不重迭,有的产生交叉,归于失败。发动群众热烈讨论
找原因,采纳了中队长韩延升提出的以带队长机对正目标,其余各机保持间
隔的照相方法。又经过三次试飞,解决了开关相机时间、保持间隔距离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