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绕到金门东边袭击敌运输机队,得手后,不从原路返航,而是通过金
门外海,从镇海角方向折回。这样,既避免了180“转弯时遭敌歼击机攻击,
也避免了飞越金门上空时遭地面炮火打击,相对安全一些。
后来得知,当时敌人一共有48 架F-86 在金门空域担任掩护。我连城
和汕头机场也起飞了24 架战斗机在同安、漳州、漳浦一带活动,以吸引敌
战斗机和金门雷达的注意力,为我们的突袭创造条件。有一个情况直到现在
我也没有完全搞懂,国民党的运输机高度仅500-1000 米,而他的战斗机却
待在1 万米以上高空,这如何提供有效掩护?他在兵力部署方面出现的巨大
空间差,确实使我有空子可钻,成功的机率大增。也可能台湾一开始就认为
我根本就不会或不敢出海作战吧。运筹战争,仅凭常规和常识来部署设计,
那是笃定了要吃大亏的哟。
那天云呈块状,云高500 米,能见度很好。我们升空,保持400 左右
高度,贴着云底飞。按规定我们不准讲话,出海后,福空指挥所只说一句:
目标在右前方。我也只回答一句:明白。到围头东南10 公里处,便可看到
右侧方约20 公里处有一溜小黑点,像大雁列阵,间隔有序慢腾腾地朝看金
门方向移动。C-46!如久候的猎手发现了猎物,我精神一振,为之愉快。
我率队投副油箱,速度由500 公里/小时增到750,拐一个大弯,绕到
敌队伍的屁股后边。我一看,距敌也就是几公里的距离了,最前面一架C46 已经接近金门岛上空,我若攻击,势必冲入金门上空,易遭敌高炮射击,
于我不利,便决心敲他的第二架。我下达命令:“我打第二架,2 号打第三
架,3、4 号掩护!”我们像4 把快斧,向敌一字长蛇阵的七寸处劈头斩去。
我从敌机右后上方进入,距离700-800 米开始射击,连续开炮3 次就
见射击光圈里敌机身影越来越大,曳光弹闪电般成串钻到敌机肚子里爆炸,
敌机舱门猛地打开,投出来一包白色物品,可能是为了减轻重量便于逃跑吧。
但已来不及了,连续打击的一瞬间,它冒出了浓浓的白烟,摇摇晃晃歪歪斜
斜向着大海扎下去。我在距敌机120 米,离海面150 米时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