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恶劣条件下飞过半个世界的艰难经历,其对于国家的忠贞热忱不能不
令他的同事们惊讶和感动。
“一切为了美国”,这是杜勒斯孜孜奉献的目标和狂热工作的动力。他的
信条是:可以有保证美国利益之后的敌国利益,不能有损害美国利益之后的
盟国利益。
飞行途中,接到报告,毛泽东已于东半球的下午、西半球的凌晨突然
而奇怪地恢复了炮击。国务卿为此感到失望和懊丧,他甚至产生了取消此行
的念头,他始终不解的是:一向精明的毛泽东为何选择不合时宜的时间增加
蒋的外交谈判筹码?他认为,毛现在打炮,只会对自己的宿敌蒋介石更有利。
华盛顿时间凌晨5 时30 分,杜勒斯决定让座机在阿拉斯加临时降落,
一个电话找到了正在美国西海岸作竞选旅行的艾森豪威尔,将总统从睡梦中
唤醒,两人就毛泽东恢复炮击后的局势商谈了10 分钟。接下来,美国国务
院和杜勒斯之间,国务院和艾森豪威尔之间,杜勒斯和先遣到达台北的助理
国务卿罗伯逊之间,进行了多次长途电话商谈,最后,艾森豪威尔指示杜勒
斯应继续飞往台北,“虽然会谈时蒋的态度可能会趋向强硬,但眼前的局面
也更加说明,关于那几个惹麻烦的小岛确应有一劳永逸的符合美国利益的解
决办法。”1 小时后,杜勒斯重返天空。
机舱内单调的马达嗡鸣和机舱外厚重的暗夜令随行人员打盹瞌睡,勤
奋敬业的国务卿却了无困意,抖擞精神接着办公,凭借昏暗的舱灯在小折叠
桌上写字。
起草的第一份文件是将以国务卿名义发表的声明。他写道:他此行是
根据美国与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前来“同蒋介石总统磋商,充分交换一下看
法,希望通过重新研究,巩固我们双方互相信赖和信任的关系,而不是要达
成任何新的协定”。他又写道:由于中共“莫名其妙恢复炮击”,此次台北会
谈“已不可能具有在停火情况下本来可能具有的那种范围和性质,美国希望
正在进行中的炮击将是短暂的”。
后面这一段话,他是专门讲给毛泽东听的。他始终认为,如果没有炮
击,美国要蒋从金门撤退或减少驻军肯定会容易一些,而这样的结局客观上
应该对毛的中国有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