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后,便开始用典型的交易所语言索取回报,他说:我相信您一定
也有能够使美国总统感兴趣和感到满意的意见。
蒋亦知趣,知道不能一步不让,不能使杜勒斯空手而返,最后一刻,
心底一百个不情愿地应允了“将适当减少金、马驻军”和“不再以武力反攻
大陆”。
杜勒斯抵台后第一次开怀大笑,他慷慨地奉送赞扬:总统阁下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就是美利坚忠实而亲密的盟友,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
23 日,蒋杜签署联合公报。对照中英两种文字版本,认真阅读,关键
性的“不使用武力”一条含义上就存有差异。英文本的“nottheuseofforce”,
明确地表示“不使用武力”。中文本的表述则是“而非凭藉武力”:中华民国
政府认为恢复大陆人民之自由乃其神圣使命,并相信此一使命之基础,建立
在中国人民之人心,而达成此一使命之主要途径,为实行孙中山先生之三民
主义,而非凭藉武力。
东西方文字表述上故意造成的差异,已给双方的大相径庭的解释权预
留出足够的空间。或者说,双方的妥协仅仅是书面上的,实际的认知仍然相
差十万八干里。
23 日下午,杜勒斯眉开眼笑地飞走了。但在台北高层,仍无人能够感
觉到台美关系已经“多云转晴”。最明确无误的暗示是:杜勒斯离开时,蒋
“总统”仍端着架子不到机场送行。还有,如此尊贵的客人在台活动三天,
台湾所有报刊均不见一张蒋杜在一起的合影照。
1958 年10 月的蒋杜会谈,是金厦炮战中的一件各方关注的重要大事,
会谈结果对台湾走向和两岸关系影响久远,并促使毛泽东以满意心情奇特方
式结束了对金门的激烈炮击和围困封锁。对于台美关系史上这重要的章节,
台湾各种版本的史料文字竟从未详尽披露过,许多大部头著述即便提及、也
是寥寥数言,几笔带过,鲜少评价。台湾方面愈是大事不记讳莫如深,愈是
证明了其对此次会谈的过程和结局均不满意,但又无法向世人明示,只能打
碎了牙齿和血吞。呜呼,蒋“总统”一生坎坷,命途多外,迁居孤岛,可怜
龙陷泥淖虎落平阳,依旧活得好难好累好苦。
※※※※※
蒋杜联合声明,是杜勒斯在其生命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