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两个
端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被无形内在的线绳拴系在一起的。您说呢?
※※※※※
1。台湾已非“蒋介石”
探究台海为何再刮12 级风暴,首先应该明了它凭籍什么保持了多年的
太平无事。
有说依靠了第七舰队对台湾的保护。也有说大陆发生了“文革”和面
对北方的威胁。都有道理,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的战略杰势下,毛泽东
“炮打金门”和大陆打了几场规模并不算小的边境自卫战。
实际上,台湾最可靠的安全保障,不仅在于它的外部情势,而且更仰
赖它的内部政策。
蒋家父子两代相继,掌控台湾三十年,其基本“国策”可用一句最简
单的话概括:反共,但绝不反华。“反共”,使他与中共依然形同水火。但“不
反华”,又使他同宿敌在许多方面存有潜在的共识,例如:深厚浓烈的大陆
情结;传统、正统的国家统一观;不曾松动的民族主义立场;始终遵循的“一
个中国”原则,等等。
正是这些超越了敌意的共识,令中共不会担心国民党的“反攻大陆”,
相反,使中共感到放心,只要蒋氏父子蹲守台湾,台湾就没有遗失的危险。
周恩来说过:历代反动汉奸政府,采取“宁与外人,不与家奴”政策,我们
对台湾则是“宁与家人,不与外人”。毛泽东也说过:台湾的事情不必性急,
那个岛上的居民只要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它迟早会像一只熟透的苹果,掉
进中国这个大筐里的。大家都认同中国,这便是台海能够保持数十年相对平
静的主因。台湾有一长者高声疾呼:“一个中国”原则乃二位先总统留给台
湾的镇岛宝物和护身符,万万乱碰不得!实非虚妄之言。
事情自台湾确立“第三代领导核心”便悄悄发生质变。
在台湾有一则几乎家喻户晓的政治笑话:蒋经国逝世前若干天,抱病
参加国民党中常会,议题之一为确定“总统”继承人。众刚落座,经国先生
肚胀,到卫生间如厕,半晌没有出来,与会者们焦急顾盼。党国大老俞国华
起身,在外面高声发问:“总统,谁是接班人?”里面有气无力答曰:“等一
会。”随即蒋氏一口痰血堵塞命门,昏厥不醒。谁想俞国华耳背竟错听成了
“登辉”,于是,“副总统”李登辉先生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