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军印度的计划有两个方案。
北线方案是全陆路的进军计划,按照理想情况,法军将横扫奥斯曼帝国,并从奥斯曼首都君士坦丁堡出发,向东横穿安纳托利亚,俄军则从高加索南下。合计五万人的法俄联军将在亚美尼亚会师,随后挥军经过盟国波斯的设拉子和坎大哈等地进入北印度的旁遮普王国,随后法俄联军将就地得到当地反英势力马拉塔联盟近五万雇佣军的接应,将印度搅个天翻地覆。
南线方案则采取海陆联运的方式,法军从马赛登船,在法国地中海舰队的保护下,于埃及苏伊士登陆。俄国黑海舰队则需要突破奥斯曼帝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并联合法国仆从国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持续东进,将奥斯曼人从南北两端彻底击溃。随后,两军复刻北线方案的进军路线,通过波斯前往北印度。
只不过,由于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法国此后彻底丧失了制海权,因此别说控制地中海了,法国军舰甚至连离港都困难。
南线方案走不通,所以只能走北线,但根据拿破仑军事科学顾问团的估算,为了穿越阿拉伯的沙漠地带,每名士兵至少需要日均3升饮用水,因此军队最少需要携带100万公升水,可波斯人又无法给法军提供就地补给。
法军遇到了麻烦,俄军这一侧也好不到哪里去。
1806年俄国间谍绘制的地图严重错标了阿富汗开伯尔山口冬季的积雪厚度,他们预测当地冬季积雪仅0.3米,但实际则为1.5米,这使得俄军参谋严重低估了进军印度的实际难度。
更糟糕的是,法俄联军原本计划在春季出发,但高加索山脉融雪导致的洪水却使得俄军出发时间延迟46天。
法国特使加丹试图用金钱收买波斯沙阿法塔赫·阿里的计划也宣告破产。
不过这倒不是因为波斯人是英国坚定的盟友,而是因英国提供给波斯沙阿的贿赂更高,他们足足出了比法国人多一倍的价格。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不列颠在展示钞能力方面确实还没有输过。
各种原因堆迭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这份宏伟的远征计划始终没有在现实中实现过。
但不得不说,虽然法俄联军的构想从未实现,但单单是这份计划本身就足够把白厅和威斯敏斯特宫吓一跳了。
拿破仑战争期间,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入侵,英国长期将大约5万军队部署在印度西北边境。
也许五万人对于俄国和法国这样的陆权国家来说,算不得特别大的数目。
但是要知道,对于英国这样的海权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