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姑娘,也个个是这边塞名声最响,却卖艺不卖身,还比卖身的那些个三九流楼子更引得边塞人流如织的。
哪怕夜色已重,楼子里裹得严实的,光着膀子的,搂着婆娘的,扯着嗓子的,来自东西南北不论亡命不亡命之徒们,面上掩在酒晕之下的安心舒泰,比鼻间的淳淳酒香与耳边咿呀献唱更醉人。
他们自然是安心了。他们来到了榆林城。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为了这安心,来到此地。
踏上这土地的第一步,他们就有了足够安心的资本。
仅仅就因为,他们已经踏上了。
这云墟城下,归属云墟的每寸土地。
按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可这红石峡巅,遍植胡杨,青砖黛瓦,重楼巍峨,虹桥穿梭的云墟城,就好比唐王朝的一座只传人口,不见史册的王城,或比王城行宫,更得了整个王朝的敬仰庇护。甚或,自东汉初年,第一代青尊归青云创立云墟城之时,它便得了或安定、或战乱年代,所有王朝的敬仰庇护。
它分明没有地界,可人人都知道它的地界,不差一寸。在这地界之上,哪怕长安城来的八百里加急通缉令,甭管已累死了几匹好马,拿不拿得人,还得问问云墟城的意思。
守城门卫不放人,天王老子也得在门外苦等一个晚上。
连安史之乱时,人民不死於兵祸,则流亡他地,常有数百里内无人烟,可双方军队都避开似的绕过了云墟城,自然也绕过了榆林,留了此地一处生机。
有人说,这是因了它是座矗立八百多年,威名赫赫的古道观;有人说,这是因了云墟门人个个仙风道骨,文武兼修,惩奸除恶,盛名江湖;有人说,这是因了代代青尊皆为武学泰斗,归云剑气不败江湖,其统领之下的云墟城,自为江湖敬重,朝廷敬畏,悉心拉拢。还有人说,青尊即位之后便须发雪白,当为真仙,不论是皇帝还是叛军,都是凡人,崇慕神仙,倾力护之。
当然了,江湖人更喜欢传言说,云墟城除了青尊之下,几乎代代皆备的礼尊、剑尊、文尊、武尊,和偶尔尊封的艺尊、玄尊、术尊、医尊等外,必还藏着个专司传承铸造兵器之道的器尊,否则代代青尊手中的绝世兵器从何而来。若能盗其绝世宝器,必能大发横财,一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