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274.攻守易势
军火交易的相关事宜,进行地十分顺利。
联合政府之所以对这次“殖民星系武装征召”行动那么重视,当然不是为了地球联邦政府的利益。
更多的,还是想要提升思莱德星系势力,在整个地球联邦体系内的影响力。
在此之前,科林斯家族主导的思莱德星系,仅仅只是地球联邦政府下辖众多矿产星系中的一个。
平平无奇,毫无存在感。
联合政府想要在异位面有所动作,必须得借助科林斯家族,借助思莱德星系的身份。
没有什么比一场真正的战争更有说服力了。
“威士忌哨站战役”,成功折服了包括远征军联邦主力部队在内的所有军事力量。
也成功地将名不见经传的“思莱德系列军事装备”,打入了联邦主流军火市场。
尤其在各殖民星系势力寻求自保,不惜溢价增强自己军事实力的当下。
“思莱德军火”一进入市场,立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
单兵化学火药枪械,以及“特制防刺服”,微型核子手雷这些相对低廉,并且经过实战检验的产品不必多说,肯定是最为畅销的。
除此之外,思莱德星系还向各殖民星系势力推荐了生化克隆人士兵。
在联合政府军事体系中,无法接受【民选赐福】的生化克隆人士兵,战斗力只比原住民士兵强些。
考虑到联合政府军战士们普遍的抵触情绪,生化克隆人在联合政府军事体制下,根本没什么发展空间。
但对于急需增强军事力量的各殖民星系,绝对是个立竿见影的高效手段。
一次买断,终身受用。
不用考虑福利支出,不用支付抚恤金等赔偿,甚至不用费时间精力去对它们进行培训。
这些生化克隆人简直就是绝佳的战争炮灰。
说是“炮灰”,其实并不准确。
因为它们的平均战力水平要远超殖民星系武装,甚至超过地球联邦的主力部队。
位于环太平洋位面的联合政府生物部门直属基地,很快便接到了来自联合政府大会的扩建增产命令。
超过一百座生化克隆人工厂几乎同时动工,平均单个占地达到四座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人工智能ai控制,环太平洋位面不计成本的支持。
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就开始进入投产状态。
一名生化克隆人士兵的成本,主要来源于生产所需的生物质,以及电力能源消耗。
最复杂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