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明说笑了。”
“不过,乾夏王朝这王都确实颇为雄伟,有乃纳百川之气象,连异族都慑服!”
两人一番叙旧,鲁肃口中感慨一句。
诸葛亮听到鲁肃的话,知晓这一名老友误会了,不过也没急着解释,而是开口说道。
“这一切,都是陛下和众多将士用命,方才开辟出的局面。”
“譬如这一座城池的城墙,乃是我乾夏王朝的镇国之器‘人族长城’,是以众生的意志,以及异族的血肉共同铸造而成……”
“现在,整个长城已经九千里五百里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够真正地构筑完成……理论上,应当会是一件最为顶级的玄黄重器!”
“什么,乾夏王朝建国使用的镇国宝物,竟然有一件玄黄重器?而且还是人族长城!”
鲁肃心中再度有所动容。
对于“长城”,他自然是不会陌生的。
大秦立国之后,将之前春秋、战国之时诸侯修筑的边境城墙合在一起,构筑了帝国北方的防线。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这一道长城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哪怕到了汉朝,日常的防备同样也是以长城为主,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派兵出长城去扫荡匈奴!
这一个主要防备游牧民族的重器,使得华夏王朝在很大程度隔绝了异族的侵扰,从而获得了繁衍生息、发展国力的机会。
方才有了后世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两人直取龙城,犁庭扫穴的赫赫功绩!
尤其是按照诸葛亮所说,这一座长城在后世更是经历了众多朝代的“加固”,其本身代表的精神含义,早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的“重器”范畴!
乾夏王朝,竟然是以“人族长城”镇国。
光是这一点,就意味着其底蕴超出了九成以上的人族国度了!
“对了!子敬兄你看,这一处建筑是天子学宫……乃是陛下亲自担任宫主,交给阳明先生管理也是一座‘神器’级的奇物建筑……”
“在这一座学宫之中,任何朝代拥有一技之长之人,都能够前去求学,甚至能够在其中讲道,传播各自的学问……”
随后,诸葛亮带着鲁肃,在这一座“王城”中进行参观。
“天子学宫?竟然不限学问派系吗……这是要效仿齐桓公的“稷下学宫”,海纳百川,成就霸业啊!”
鲁肃点头,十分赞赏。
虽然,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种学术都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