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嘴巴一张一闭,列国灭了,带白起出囹圄
秦王子楚背对着次子、白起,张口深呼吸的同时保持身躯不动。连续三次吸气呼气,那如同鼎中沸水的心湖才稍稍平静了些许。
次子对三代赵王的分析,他不完全赞同,尤其是赵武灵王赵庸。
他认为赵武灵王为人、行事都太过冒险、激进,人如其名,昏庸。
胡服骑射是赵国强大之始,也是赵国非赵之初,胡服骑射该叫胡人骑射才对。
什么让赵人穿着胡服,学习在马上射箭,都是幌子。
短袖的胡服能穿上,在马上射箭那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吗?那是胡人自小在马背上练就的本事。
胡服骑射的本质就是对胡人大开方便之门,招收大量胡人入军队,胡人入赵就变成了赵人,以致赵军现在半数以上都是胡人。
这样举措让赵国军事实力增强不假,也让胡风大盛,道德败坏,埋下动乱之源。
女不以贞洁为荣,男不以放荡为耻。
赵人的慷慨、豪迈,换个说法就是放纵、无序。
商君变法是从根源上改变秦人强大秦国,治本。
而赵武灵王是引入胡人强大赵国,治标,伤本。
善战而不善种地、经商的散漫胡人不能增产粮田也不能推动商业发展,导致赵国只能在外战这一条路上走到黑。
长平之战后,本应休养生息的赵国却和燕国战了数年之久,根由就得追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还有老赵人和胡人冲突不断,对立明显,互相歧视,导致赵国社会治安奇差,也是胡服骑射的恶果。
原本,秦子楚对赵武灵王退位自称主父,将国家交给了儿子这一点大力称赞。
在秦孝文王舍命让位后,同样一件事,秦子楚就觉得赵武灵王愚蠢至极。
既爱长子赵章,又爱次子赵何。
传位给幼子赵何后,自觉亏待赵章,又划给长子赵章大片封地,并授予重兵。
进而引发了赵章的不满和政变,即沙丘之变。
致使自己被围困长达三个月,最终饿死宫中,壮年而薨,实属活该。
虽然观点相悖,但秦王子楚并没有觉得次子说的不对而轻视之。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想法完全相同的人。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眼中所关注的点不一样。自然能产生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次子在说明观点时,也说出了为何这样认为的原因,两相印证是对的上的,这就是思考方式不同,而不是两人中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