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方才赵王问本君,秦国是不是没人,为何派本君来出使赵国。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来阻止赵王问出和楚王一样的问题,反而尽皆发笑。
“本君不明白,你们是想听到和楚王一样的回答吗?就这么想听本君羞辱赵国乎?你们就这么仇恨自己的国家吗?
“还是说,你们这些人没有一个人听过晏子使楚这件事,没有一个人想到会收到如此回应?
“本君说尔等无能,有错否?
“尔等现在还觉得,赵王问的问题可笑乎?”
赵国群臣面面相觑,莫有敢言者。
不是没有自觉能辩过嬴成蟜的人。
可赵禹下场就在眼前。
站出来辩过一个稚童,虽挽了赵国之尊,却对自己名声无大益。还可能背一个与幼童计较,无容人之量的恶名,甚至招来王上疑心,极不划算。
嬴成蟜对赵禹穷追猛打的用意就在于此。
以赵王猜疑心性,让赵国群臣闭嘴。
赵王丹攥紧拳头。
他倒是敢说话,但一时之间他想不出辩驳之言。
他用逼迫眼神看向群臣,群臣接触到就低下头。
大多数人都不说话,那王上最多自己心里不爽,无法处理他们。
可要是站起来说话,那可能就被王上记恨上了,赵禹额上血还没干呢。
嬴成蟜默默观察。
若是自始至终都没人站出来说话,说明今日殿上没有一个赵臣可以为赵国献身,看待赵国尊严比自身性命更重要,那他对攻克赵国的评估时间就要提前了。
带回上卿李崇是其父给出的光明正大借口,他出使赵国却是主动请之。
亲身入列国,才能对列国局势有更准确的判断,从而做出对应的策略改变。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熟读历史还不够,他还要周游列国。
一个老人扶着坐席,面色灰败,颤颤巍巍站起。
“竖子牙尖嘴利,倒是能逞口舌之快。”
老人迅速吸引了嬴成蟜目光,并让嬴成蟜由衷地心生敬意。
能在此时站出老人就如同黄石公一样,是个为国家不惜身的勇士。
[果然是他……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赵胜。]
少年内心叹口气,冷着脸,神色淡淡。
“你又是谁?”
这次他没有拱手做礼节,他是故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