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能一统天下了。
“情难自已,遂多问了两句。
“师长继续说,成蟜不打断了。”
吕不韦茫然了。
[这物件抢过来有甚用?证明是正统司空?拿着它给列国治水吗?]
[九鼎是王之礼器啊,怎么能相提并论的?]
[而且武烈王不死,昭襄王哪里能为王?公子你这一支哪能从小宗入大宗。]
[真要如公子所说,现在哪里有公子你呢?公子你不会被人称君子称久了,真按照君子要求自己吧……]
吕不韦略显担忧地看了看得意弟子,君子可治不了乱世啊。
他闭上眼睛清除杂念,重整思绪,沉声道:
“天下治水共分两脉。
“一脉是禹王的父亲鲧所传,广为流传。
“一脉就是禹王所传,也就是郑国这一单支。
“两脉的区别,就是一个在于堵,一个在于疏。
“天下治水者,包括巴蜀的李冰,都是鲧这一脉,用的是堵。
“郑国这一支,虽然一直受到列国礼待,走到哪里都有一席之地,但从禹王传下来就几乎没被用过。
“公子是不是产生了疑惑,堵不如疏是早就听闻的道理,为何没有国家用禹王这一脉治水。”
嬴成蟜连连点头,这确实太奇怪了,他完完全全不能理解列国怎么想的。
鲧治水不利,被尧帝处死。
鲧之子大禹治水,定九州,铸九鼎,得天下。
这不很明显一个错误答案一个正确答案,千年以前古人就证明过了,为什么都去选错误答案?
嬴成蟜本就不轻视古人,自从见过诸子当中的几个后对古人更是另眼相看,他不相信这千年来的古人全都是蠢货没一个聪明人。
这其中必有隐情。
他精神提高,神态更为认真。
这副模样让吕不韦宽了一些心,点点头,道:
“尧帝时期,水患尚是列国的最大威胁。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恐怖传说,一直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直到现在,中原大地的山水格局,中心处仍然是湿热多雨,河流纵横,水量丰沛,林木葱茏。
“公子要知道,旱涝虽然都是灾害,但洪水之害远远大于干旱之灾。
“自禹王治水之后,天下有了‘益水’之说。
“益水者,可用之水也,列国建国的时候开始不避开大江大河,而主动寻找水源。
“但是,益水之说只是听上去好听。
“哪个国家要是真的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