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每一句的句意,极好理解书写者的想法。
而在一大段话意思相近的语句之后,则要留白,不写尽这一片竹简,就是分段。
分段不仅更便于理解句意,还起到了减轻阅读压力、疲惫感的作用。
嬴政学习时,有时会想起数月前看的书籍。
一卷书籍大约二十余片竹简,从头到尾,密密麻麻全是字。
看的难不说,扫一眼都觉得累,胸前如同压了一块小石头。
对比现在,学的是真疲惫啊。
只是变更奏章格式,学习就可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秦王子楚并没有要求更改书籍格式。
但凡是重视子女教育的,哪怕是武将家族,也自发更改了书籍格式。
当武将也是要看兵书的。
《谏郑国治水》是奏章不是书籍,语句通俗易懂,而非字字珠玑。
在分段、标点的作用下,嬴政看的极快,不一会就看完了。
他蹙眉思索了片刻,眸中有凶光闪烁。
觉得上这个奏章的华阳不飞真是活腻了,仗着是太后兄长,真是什么都敢谏!
郑国治水的问题,司空在给他上课的时候讲过,嬴政记得是在治水两脉和如何治水的那几堂课里。
还有太史令给他上课,讲历史,在禹王那一课也提到过郑国。
秦王子楚默默等待,他很重视太子政的教育。
直到太子政抬起头,明显已经有所想法。
秦王子楚方给了一个鼓励的微笑,道:
“我儿以为,廷尉这奏章,意在哪里啊?”
“华阳太后在试探父王。”嬴政沉声道:“她想要从父王手上攫(jue二声)取更多权力。”
华阳不飞绝对不是一个蠢货,却偏偏做了蠢事。那其意就不在奏章之内,而在奏章之外。
这是已经离开秦国的姬夭夭,教给嬴政的权术。
没有听到正确答案,秦王子楚点点头,不置可否。
这并不能怪太子政不聪慧。
五天前,介绍白氏后人,吕不韦谏言治水的那次大朝会,秦王子楚特意没有带太子政参加。
他要看看,吕不韦会不会把太子拖下水。
这五天内,吕不韦教了太子政六堂课,有的是机会将治水这件事告诉太子。
今看太子政如此表现,显然是不知情。
秦王子楚心中不知喜忧参半。
因为他不知道,他的心腹吕不韦不将此事告诉太子,不争太子支持。
是因为不想将太子拖下水,保护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