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本上的手一顿,墨汁也掉落在白纸上侵染乌黑一片。
李世民到底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啊。
弘化与忠烈,可能没几年可活。
李义府不是他出手保了。
怕是也会成为染疾病逝的一员。
“到底是李世民啊。”
李承乾念叨一声。
历史尘埃中,不知道淹没了多少真相。
往后有吐谷浑一笔记载的,怕也不过是最后一个国王忠烈摔马而死,王后久病缠身而亡。至于那个野种。
无非夭折罢了。
弘化与忠烈在长安待了一个月,就打道回府吐谷浑。
这时候,李义府也归来长安。
暂时被安排在东宫印刷工坊,当个管事。
朝廷派了另外一个人去吐谷浑当国相。
此人叫王玄策!
赴任之前,来东宫觐见。
李承乾交代几句,就把人给打发了。
“朝廷要对吐蕃动手了吗?”
6=9+
李治好奇的问道。
“是该动手了。”
李承乾随口说道:“贞观十五年春到今年,封锁吐蕃已经两年之久了。”
“吐蕃内部,早就撑不住,多方势力不尊松赞干布的。”
“昂日琼在吐蕃中,拉拢不少的部族。”
李治道:“要扶持昂日琼?”
“扶持他?”
李承乾淡然一笑,道:“一家独大,可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是时候让松赞干布,来长安跪下了。”
“三郎!”
李恪一直没说话,他算是初来乍到,跟在太子身边不久。
当下是多听多看少说。
“臣在!”
李恪道。
“你去松州那边走一趟。”
李承乾道:“问问代陈国公,兵练的如何了,想不想把头上的代字去掉。”
“是!”
代陈国公侯君集,自从贞观十四年底,被李承乾给收拾了,免去兵部尚书,降为代陈国公后。
赋闲在家一段时间,就被丢去松州,训练可进入吐蕃作战的将士。
这一支部队,在两万到三万人之间。
人数不固定,主要是难以长期适应高原反应的。
随时淘汰,随时补充。
两年的时间,人数有增有减,但主力却没有多大变化。
“以前,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是兵马未动,舆论先行。”
李承乾道:“去把李义府叫来。”
“是!”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