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报纸一文钱一份,成本都是他们扛下来的。”
“伤的也是他们自己。”
“一文钱百姓不起,但也有识字读书的人宣读,让他们见识开阔。”
“启发明智,学到道理,怎么能说损耗民心呢?”
这个道理,其实都懂。
但到底是让人不舒服。
于志宁道:“殿下,话虽如此,但长安是京畿重地,天下中心。”
“这些报纸传到天下各地,进一步引起骂战,若是导致南北割裂,就怕悔之晚矣啊。”
魏征也有些忧心忡忡。
他知道于志宁说的不是假话。
“殿下不得不慎重,思想本就复杂,引起南北文人士子对立,从而出现割裂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李承乾不置可否。
事情并没有到那等地步。
如果说信息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的话,他还担心。
就现在全靠吼,识字率低的情况,短短时间内就造成这等局面。
那才有鬼了。
李承乾一行来到一处京畿县。
先去了一处村庄,找到老农借个歇脚地,顺带着喝点水,再询问购买贞观犁,耕牛的事情。
“不瞒贵人,贞观犁以旧换新,再多补点钱,小老儿也认了,谁让贞观犁其实好用呢。”
老农坐在一边,说道:“只不过,这耕牛,我家是有的,一头就够了。”
“但里正就是要我多买一头。”
“多一头不说,还有多一个贞观犁。”
“补的贞观犁,家里就掏了一半多的积蓄,哪里还有钱再买一头耕牛加贞观犁啊。”
“哎……。”
“这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也不知道圣天子是怎么想的。”
这话说的。
魏征与于志宁脸色很不自然。
李治与李恪也不由低头。
李承乾问道:“以旧换新,朝廷有补贴,贞观犁补的价格,应该不高吧?”
“我在其他地方听人说,最多补一百。”
老农激动的说道:“那是别的地方,我们这里是两百,有的还要高。”
“两百?”
魏征惊声,道:“朝廷明文下发,朝廷补贴大头,百姓最多拿出一百而已,怎么会两百?”
“不可能,官府说的朝廷规定的,不同地方补钱就不一样。”
老农摇头,道:“我们这个县,补的都是两百。”
“虫豸!”
魏征骂道。
还需要多言?
这肯定是有人欺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