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早晚的问题。
如今贞观十八年,大唐国力鼎盛,兵锋正威。
李世民借这次走出长安,独自在北的机会实施征讨,阻力什么的,都小的不能再小了。
他怎么会错过天赐良机呢。
“哥哥,要不你上书父皇,劝说父皇暂缓,或者不要那么仓促。”
李治建议道。
“没必要。”
李承乾摇头,“这事不是那么简单。”
“背后有太多复杂的因素了。”
李治顿了顿,他伸手捏了一颗荔枝,感受着冰爽可口的刺激,道:“臣弟不解。”
“府兵改制,要检验募兵战斗力。”
“朝中老将们,也在蠢蠢欲动,立功心切。”
“舅父也要为今年的税收考虑。”
“府兵屯垦在山东,山东世家如芒刺背。”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陛下要打,他们同样也有自己的心思。”
“战事一起啊。”
他感慨一声,道:“好多事情都会随之改变。”
“有不知凡几的人会一步登天。”
他清楚这背后的因素。
李世民当然也清楚。
他也在利用这次大势。
……
七月底。
李承乾前往上海县。
这是他在江南的最后一个行程。
走完这里,就要北上山东。
李世民还是没有忍不住。
正式下令,调动山东大军前往,命李道宗节制山东各地,运输粮草军械。
这场大战不可避免。
李承乾也只能是抓紧时间北上。
他背着手,站在一处山坳上,眺望着远处的长江入海口。
“这是个好地方啊。”
李承乾感叹了一声,道:“叔父,往后这个地方,要多多重视。”
“臣明白。”
李仁功并没有问为什么,太子没有明说,是因为太子一句话能改变一个地方的兴衰。
仅仅一个多多重视。
上海县就要发展起来。
萧瑀等人也听到了,心头暗自有了计较。
“今日在上海住一晚,明日就启程前往山东。”
李承乾道:“就不去金陵了。”
“是!”
太子卫队部分先行,前往山东开道。
李承乾有点想从海上乘船,直达北方,前往幽州的。
但这会儿的海船,风险系数太大。
他想了想还是忍了。
八月初三。
李承乾越过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