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不少都是此次灵气勘探新进发现的灵物。
虽然是白云山和青城山的晚会,说是关起门来自己热闹,但是此番修行盛事下面布置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恰好谢老正在蜀川作蜀地回迁的民意考察,也被邀请了过来。
会场布置完毕,黄帝殿门口两个机灵声音响亮的道童已经开始唱名:
“清微正乙派黄乙升道长到!”
“茅山上清派陈希衍道长到!”
“灵宝玉清派郑昭元道长到!
“北帝天蓬派吴蓬道长到!”
……
进到殿内的道士依着名牌依次入座,稍作休整,左右无事便找周围人谈话说话。
聊了一会,殿中就慢慢热闹起来,各派掌门基本抵达到齐,相互拜会。
这帮老道平常都是清修,在青城山上隐居在分配的道观中,难得有如此大型活动聚集,相互间都想联络熟悉一番。
会场服务生和摄影摄像倒是没有多少,素净得可以。
和第一次罗天大醮时相比,全真和正一两派在山上基本已经磨合,彼此之间讲经谈法已经是山上很平常的事情。
不过眼看先天以及启灵的位次比例就可以看出,在青城山修炼的近一年半的时间来看,正一派系要比全真派系混得好得多。
正一诸脉几乎都是是输出门派,尤其是符箓三宗,什么画符请神,招魂弄鬼,都是实打实的输出手段,这段时间随着灵气复苏冒出来不少牛鬼蛇神,各地报上来的一些小灵异基本都是这群道士压着。
全真这群道长法脉则基本都是讲理论的,自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便是以修身,戒律,度化世人为准则。
这是大大的良民,有利于朝廷教化,但由此便会掺杂很多后世统治者强加进来的理论学说。
看着唬人自成体系,但是压根修不出什么东西来,这群老道长光是辨析自家的典籍是后人牵强附会,还是真有妙法就了好几个月时间。
各派掌教来得差不多时,道盟魁首齐乾漱和谢老依次入座。
须臾,一道剑光按落青城山头。
“白云山李阳真人到!”
“白云山池彦泓道长到!”
“白云山赵紫瑶,朱灵修士到!”
李阳进到殿内,眼见诸脉道士人头攒动,殿中雕镂刻,米红细漆,建筑甚是恢弘,心情没由来的也激荡起来。
诸脉掌门无论修为依次告礼,远远的望见谢老,两人颔首相视一笑。
他道袍一挥,殿内立时风云激荡,而后当仁不让的坐于主位。
池彦泓,赵紫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