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需得大兴土木。待得此间事了,我也过来寻你。”
袁晋应声出列:“师弟晓得了。”
康大宝颔首过后,又将堂下门人一一扫过,随后才又正色言道:“莫看寒鸦山此役新募来这四百余户人家数额不少,要比平、斤二县原有的一百九十四户有名有姓仙道人家还要超出倍许。
但寒鸦山中各处灵地经由山蛮荒废、仙朝弃守、大宗摒弃距今,却也已逾千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蛮荒生地,毒虫、妖兽定会时常出没。
这四百余户人家若无有甲丑兵寨驻军以及百艺堂协助,定也只会与当年那些弃守此地的先人们一般,得一个落荒而逃的下场。”
开辟灵土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就能做得成的事情,过往那些将此事视作轻而易举的高修们便是不晓得这个道理。
便算灵稻种子入了灵田,尚且需得除草施肥、排水掐虫。
这一户户人生地不熟应募而来的小家小户,便就是一粒粒干瘪的稻种,哪有落进土里头就能自己长势颇好的道理?
这些高修们只盼着早日五谷丰登,偏却在饲弄种子的时候毫不上心,自难有几颗稻谷能得丰满;
这些高修们也不晓得为这块空荡荡的灵田安置草人,用以恫吓飞鸟。那仅剩的那么几颗稻谷,自也只有被啄食干净这么一个下场。
康大宝在甲丑兵寨安置百艺堂,不止是为这些小家小户提供了诸多便利,对于兼修百艺的重明弟子亦有莫大好处。
他们非但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得历练、精深技艺,还可得到善功、灵石,以为将来的修行资粮,确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重明楼分楼则更是如此,便算这些散修再是精穷,但这独家买卖哪有不赚钱的道理?
这周遭足有三四百户人家样样稀缺,重明楼与百艺堂若不想方设法将他们身上的灵石赚过来,那便只有让别人赚了。
康大掌门在这些人家身上费了不少心思,制定的各项举措也足算宽容慷慨。这自不是因了康大宝慈悲心肠,而是哪有庄稼未熟,便就挥起镰刀的道理?
依着康大掌门所想,在这半个甲子之内,他对寒鸦山脉这些人家的优容态度都不会改。
重明楼各项灵珍可以便宜售卖、百艺堂各项所请亦可减免费用。
甚至一些粗浅杂乱的荒阶中下品功法传承,康大宝亦在让叶正文抽空整理、好生批注。这对于稍有传承的家族而言都是不值一提,但对于那些当真难求真法的散修而言,或就能算得至宝了。
这类“宝物”,在寒鸦山范围内,康大掌门亦打算让重明楼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