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政策所限,无法登陆湾湾。
此时分别,即是永别。
刘老师豁达乐观,只是叮嘱孙大海要好好学习,以后有机会,和刘家的人多走动。孙大海点头称是,泪水却是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时间到了,大家虽然不舍,却也只能挥泪作别。
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刘老师,被菡雯奶奶推着进了关口,孙大海心如刀绞。
孙大海和刘老师,虽然相处只有几天的时间,但刘老师用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以及宽厚的性格,彻底征服了孙大海。
而机敏、伶俐,善解人意的孙大海,也让刘老师老怀甚慰,笑口常开。
一老一小,经常聊天打屁,相得益彰。几天的朝夕相处,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孙大海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刘老师了。他声音哽咽地叫道“刘老师……”再见两个字,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刘老师仿佛听到了孙大海的呼唤,他扭转身子,面带慈祥的笑容,向孙大海挥了挥手。
孙大海泪眼朦胧中,把刘老师的样子,牢牢地记在心中。
……
1982年7月24日,星期六,下午
孙大海在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的仓库中,第一次见到了盛智文。
孙大海对他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好。因为盛智文是孙大海自己成立公司以后,第一个没有把他当作富二代的人。
通过聊天,孙大海才知道,原来盛智文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他从十岁起就开始兼职打工挣钱,在十六岁就能花自己的钱买车,实打实的牛人。
因此,以己推人,他认为是十四五岁的孙大海,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打拼,挣下这家公司。
是的,盛智文估计孙大海的年龄,误差大了点。香江人的身材普遍矮小,虚岁十岁的孙大海,现在身高将近一米五,体重快八十斤了,难怪盛智文会看走眼。
乔宏伟此时正在另一间的办公室,和安泰地产公司的谈判小组,进行最后的谈判。
双方就合作开发兰桂坊基本达成了共识,安泰地产将出资两千三百万港币,折合约为四百万美元,入股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占股40。
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其实就是将兰桂坊项目整体打包,而成立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现在,主要股东已经到位,分别是架设未来控股公司出资五百万美元,占股50,安泰地产40,lby贸易公司出资一百万美元,占股10。
三方约定,从各自股份中出让10,作为管理层的股票奖励。
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