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微软公司0.99%流通股的任务,成为了微软公司的个人股东。
孙大海知道,类似微软这样的小型科技公司,在八十年代最受投资者青睐,持有微软公司股票的股东,惜售心理会很明显。
在上市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股票都是有价无市。虽然价格一直在增长,但实际成交量却是很少。
孙大海要想成为微软个人股东,只有趁ipo当天,股票成交放巨量的时候才成,否则只好花上几年的时间,慢慢收集筹码了。
好在他记忆中对微软上市日的表现有很深的印象,发行价21美元,25.17美元开盘,以将近30美元收盘,单日升幅达到40%。
于是他指挥乔婉婷,用25.5美元和30美元的价格,横扫了微软公司开盘和收盘的集合竞价,两次下单,便收集到了足够的筹码。
如今要去美利坚,孙大海考虑了一番,最终决定还是以微软个人股东的身份前往。
他当时选择用个人名义购买微软公司股份,而不是用公司的名字,正是为了自己进出美利坚方便。
既然孙大海决定好了,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起来。
孙大海打电话给正在美利坚的朱丽花,请她帮忙跑了一趟,拿着孙大海股票账户的信息去微软公司,开具了股东证明,以及商务邀请函。
不到十天的时间,孙大海就拿到了全部文件。他带着胡诚与巴特尔,轻松地通过了使馆签证官的面试,获得了赴美的商务签证。
1986年6月10日,随着飞机在跑道上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孙大海开始了他的美洲之行。
“胡哥,第一次坐飞机,你感觉怎么样?”
在宽敞的头等舱里,孙大海半倚半靠在舒适的座椅上问胡诚。
“我陪参谋长去南方军区开会时,坐过飞机,只不过那次搭乘的飞机是军用运输机改装的,侧坐,还没有窗户,比现在这种飞机可难受多了。”
“是那种大肚子飞机吧?我见过伞兵用这种飞机练习跳伞。”巴特尔把旁边接了一句。
巴特尔去岛城的酒厂当厂长助理,已经有大半年了。这段时间他只回来过一次,现在回来,大家见到他都很亲热。
巴特尔也很高兴,孙大海这边有事,临时把他召回来,说明大家一直没有忘记他,并且还都非常信任他。
通过刚才巴特尔主动接话,孙大海也发觉到了,经过这大半年时间的锻炼,巴特尔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最少他活跃了许多,愿意加入到别人的聊天中,不像以前那样沉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