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有了八年抗战,金陵大屠杀。
在以智能控制器为代表的自动代时代我们输了,于是就有了邵云环烈士。
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太空时代,如果咱们还是输了,那产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吴冶沉默了,陆勇说的话的确是他说过的话,虽然原话不是这样的,但意思却差不多。
是啊,为了脚下的这片土地,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人打入敌人的内部,到死都还背着卖国的骂名?
跟他们那些先烈相比,自己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陈阳大力发展量子技术,为的根本就不是他的个人私利,而是站在整个民族的高度。
这本书他是如何得来的,或者说用什么手段得来的,对整个民族的复兴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想借自己让这本书来还魂,然后明正言顺地进入到轰轰烈烈的应用开发之中。
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原作者的尊重。
毕竟,对于一个资深的科学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成果应用于世让他更高兴的。
吴冶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暗暗发誓,此生绝不发表一篇有关量子技术的论文,他要给原作者致以最大的敬意。
天晟公司有这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有这个世界一流的专家,如果真在这方面做出贡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吴冶从事量子技术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年了,在这方面原本就有一些建树。
在世界权威的科技杂志上也发表过好几篇论文,而且他的论文质量也是相当高的。
而且在论文引用的频率上,他至少有三篇论文是排在前十的。
可以说在量子技术这个新兴的领域,他不但是专家,而且还是权威。
但是,就是他这样的人,跟眼前这些书的作者比起来,就如同星辰跟日月争辉。
这些书,陈阳是如何搞来的,吴冶没有问。
因为如果陈阳想说,他自然会说,如果他不想说,就算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是不会说的。
就如同公司现在用的那套超级强的工业控制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