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下降杀了吃肉。
野外山羊群规模太过庞大,也要杀一些。
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岛屿上,没有诸如狼和猞猁一类消费者,羊群只会无限膨胀,直到摧毁整个岛屿的草本植被。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只能稍微委屈一下自己,充当这个消费者,多吃几顿羊肉以弥补食物链的缺失了。
……
带着满心失望回家休息。
3月30日开始,陈舟正式开始建造临时庇护所。
庇护所距离窑洞大约500米左右,搬运工具比较方便,但在开始建设之前,陈舟还要把所有建材搬上来。
其中便包括沙滩上那一堆切好的木板石砖。
这又是个折磨人的大工程。
为了方便搬运,在前往沙滩之前,陈舟腾出了两天时间把他未完成的那个实木车轮给凿刻好了。
随后他又用了两天时间给车轮制造并安装了车轴和车斗。
独轮车车斗的容量大概与六个木桶相等,如果装土或是沙子,往高堆一堆,容量还能更多一些,就是会让车轮的损耗加剧。
车轮未完工时恰逢陈舟生病,几乎在窑洞里放了一个月,表面基本上晾干了,内部倒还有些湿气,分量不轻。
厚重蠢笨的实木轮子和钉在一起的车斗使整辆独轮车显得极为丑陋,好像小孩子手工课上做出来的玩具。
未裹金属的木轮装载石砖在遍布砂石的山地上行走时总会嵌入一堆石块。
石块脱落后便在木轮表面留下了一堆凹下去的小眼,这种小眼若是再遇到石头还会被开拓的更深。
木材受侧方压力较大时抵抗力较强,但对这种小面积高压强的小石子基本没什么抵抗力。
久而久之,小眼就会破坏木轮的结构,使其更易损坏。
除小石子外,陈舟还发现实木一体制造的木车轮使用久了会变形。
刚制造好时,整个车轮不说是完美的圆形,总体也规规整整,上下左右直径误差不到4毫米。
用了几天,车轮肉眼可见的变成了椭圆形,推动起来极为费力,要不是再凿刻一个车轮太费力,陈舟早就把它淘汰掉了。
……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通。
每天辛辛苦苦往山上推车,途中还要拣地上的小石子,砍断树根开路,期间遇到的糟心事不计其数。
吸取教训,对于车轮的制造,陈舟也有了新理解。
他觉得用原木一次成型的车轮除了对技术要求较低外基本没有优点。
这种车轮沉重,结构强度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