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石墨坩埚是一件很令陈舟头疼的事。
这么重要的东西,眼下用不到,却要保证它在将来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不出问题。
配合孤岛这糟糕的环境,给了陈舟一种存放战略核武器的感觉。
此时此刻,他非常怀念并夕夕上购买干果时随袋“赠送”的重达200g的防潮剂。
可惜之前的奖励中,无论是罐头,还是可食用土、蒜或秋白杏,都用不到防潮剂,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把石墨坩埚包裹起来后,陈舟将其放在炉灶旁烤了一会儿。
在此过程中,他想起了自己常用的炭棒。
众所周知,木炭或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地吸收湿气,同时也能祛除空气中的异味儿。
如果他把包裹起来的石墨坩埚放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再往里面洒一堆碎木炭,或许就能避免坩埚受潮了。
琢磨出靠谱的办法后,陈舟立即清空礼盒,然后取了一些削成棍状的炭棒,掰碎后垫在盒底,最后小心翼翼地放入石墨坩埚。
担心这些炭棒不够多,他又取来几块劈好的烟气较少的木头,摆在炉灶旁备用。
待会炉膛中火势减弱,便把这几块木头填进去,再封住炉灶口,明天早晨就能收获一批质量较高的炭块。
严格来讲,他之前烧制的大多数木炭都不是合格的木炭。
因为真正适合使用和储存的木炭都不是用明火这样烧制的,而需要炭窑。
炭窑烧炭的要诀在于控制木材的摆放位置,确保它们能够均匀受热,并利于烟气排放。
在此前提下,点燃木材,控制好火候,使木炭在缺氧的环境中燃烧,加热干馏,冷却后取出,便是制成的木炭。
这种木炭质地紧实,不怎么掉渣,且块头较大,适用于需求量较大的工作。
而陈舟烧制的木炭都是炉灶中燃烧不充分的木材,在雨天当柴火烧,或者削成小条做画笔勉强能用,真用它过滤水或者吸收湿气和异味就差点意思了。
……
忙忙碌碌,把珍贵的酱油、香皂、精盐放在猫不容易拨弄的地方。
又收拾好打火器材和手锯,给钢锯条上了一层油,用皮毛包好放在木匠的工具箱中。
临到睡前,陈舟终于有时间看看《非遗一览:竹编藤编草编一本全》,补全自己在编织工艺方面的短板了。
明亮的灯火照耀下,他端坐在木椅上,静静翻看书籍。
三大项中,藤编最有价值,额外补充的棕编其次,草编排第三。
竹编的用处可以说最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