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后会定时送些粮油米面来,自己学会撑门立户,七岁以下的小孩子她会带回徐家村。
所以钱就花在这上面了。
学堂修好,教书先生也是现成的,这样大的村,以前有学堂自然就有人识字。
以前的夫子是村里一个老童生,每个孩子收束脩三两银子,另外还需要四季节礼。
村里孩子想念书的多,但能每年拿三两银子供孩子上学的不到三个,没孩子上学,这学堂也就办得懒散。
现在各村里也学了青泉学堂,夫子的束脩换成给月钱。
孩子们也不天天坐在学堂里念书,只上早晚课,平时该干活还是得干活。
想多学的就单独给夫子束脩,中间加课。
凑着一算,夫子能多挣钱,每户人家只需要几百文孩子就能上学识字,还不耽搁农活。
此时新学堂建成,几十个孩子全部来了,每人一块练字石板。
看着学堂里二十套崭新桌凳,孩子们个个激动。
县丞是个很严厉的人,先就是一通训斥,骂得村长族长狗血淋头,然后就说新学堂的事。
“有青泉学堂在前,你们要是跟着学都学不会,就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别出来丢人现眼。”
“年底时,教谕到各村考察孩童学业,要是夫子懒散不教,孩童不学,扣夫子月俸。”
现在教书夫子的月钱由村里筹一部分,江枝再替补一部分。
夫子每月有一两银子的工资,愿意在课时之外给人补课的,就能多挣点。
但要是夫子偷懒被发现,江枝这里的贴补就没有了。
这种新奇又有些不讲情面的月钱方式,让老夫子很不习惯。
不过以后每月有固定月钱可拿,又比以前只教三两个孩子有意思。
江枝这个新学堂的确是众人都没有见过的方式。
别人捐资助学要的是好名声,生怕被人说小气,江枝动不动就说扣工资,钱不离口,又大方又抠门!
第502章第五个团圆饭
转眼时间又是腊月底,又是一个年节。
日子不见面,见面多一天,兵乱时是二月,算起来江枝到这里快六年了。
生活基本上已经安定下来,这一年把药坊跟霍家药行绑定,又在锦城府跟聂家开了日化店。
李老实说那些贵香皂和便宜肥皂都特别好卖,让赶紧多、多、多的送去。
又说开店太容易了,没有人找麻烦,就连上门打莲花落要钱的乞丐都没有。
这次写信,他一定要人按他的话写,江枝看到的就满篇口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