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用地价值。
但这个钱,是基本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的,因为一旦这个能够谈价的口子开了,那很多地产公司就不会去参加拍卖会,而是去收购工业用地再改商业或者住宅了,这就影响到港府财政收入的根基了。
“我知道。”杨文东点头,说道:“不过你不觉得最重要的是先有这块地吗?这块地属于我的,那总是有可能改成商业用地的。”
港府对“工改商”的确看的很严,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原先历史上,李嘉成就是借助84年地产危机,与港府协商,将黄埔港口的200万尺工业地改成了商业地,后来建成了香港最大的围村,大赚接近百亿港元。
而即使以后不能复制这一招,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地价低的时候进行“工转商”,然后等到地价高的时候再开发。
自己这块地,位置比不过黄浦园,不过面积差不多是黄埔广场的4倍,未来如果开发的话,总收益估计还要多一点。
白玉姗笑说道:“反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工业园区计划吧。”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现在工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能带动数万人的就业,那不仅仅我能有巨大的好处,香港整体的大量贫民都能受益了。”
虽然自己不是圣人,可能帮助同胞的时候,他也不会含糊的,特别是这本身也是互利的。
不过他的原则也就是不让人饿死、或者因为水与食物活的非常困难,至于以后买不起房子,那就只能说他不参与作恶,其他的就管不了。
“那也是大功劳了,说不定能进入史册了。”白玉姗笑说道。
杨文东摇摇头:“香港哪有什么史册啊,也不指望这些,能在现在做好就不错了。”
“嗯,也是。”白玉姗点点头说道:“我之前减肥的时候,饿过一两天,那可是太难受了,实在难以想象,好多孩子每天都吃不饱。”
“这就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钱人好吃的太多不敢吃,穷人没的吃。”杨文东无奈说道:“我几年前也是一样,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吃到一块肉,你想想多可怜。”
白玉姗好奇问:“所以你成功之后,就想着帮助其他穷人了?”
“能帮就帮一点吧。”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所以我不仅仅需要工业,也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样才能做到更好,我自己也能有够更成功的事业。”
白玉姗点点头说道:“来钱快的话,还是得靠地产与航运,或者银行,你的长兴实业,算是工业界的特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