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针对工业用水适当涨价,是可以缓解问题的,但又有很多限制。
毕竟没水,那是天灾,但趁机涨价,就容易出其他事了
郑玉华又问:“杨生,我们还需要继续收购二手轮船吗?现在我们的二手船只,数量已经太多了。”
杨文东则笑了笑,说道:“继续,不过油轮就不用了,收购二手货轮就行了,另外,也不要收购太旧的,至少还能用个十年八年的那种。”
如今有了他的早期准备,香港旱灾比起原先历史上要好了很多,只是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对抗天气,就是政府也不行。
因此,当水量能够保证香港居民的正常生活即可,眼下还有很多人急迫缺水,不是因为水严重不足,而是分配问题。
这个问题就更难了,人类发展几千年,无数战争、朝代灭亡,本质也是分配这个问题,而不是资源不够.
“好的。”郑玉华答应后,又说道:“杨生,上个月我已经去了日本,拜访了多家日本造船机构及银行,他们对于您的下一次船只采购,表示很有兴趣,也邀请您去一趟。”
“嗯,行,下周我会去一趟。”杨文东点点头。
大型油轮一艘就要几百万美元,几艘可能就是两三千万,这么大的资金量,他这个老板肯定也是要亲自去看一看,及谈一谈的。
郑玉华递上来一份资料,说道:“好的,各家船厂的相关资料在这里,也包含了他们已经造过的船只图片及数据,杨生您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好,多谢。”杨文东接过资料后,大概翻了下。宣传册做的还是挺精美的,包含日文、繁体字以及英文,这年头,香港也是日本船厂最大的客户之一。
郑玉华道:“那我就先告辞了。”
“行,你忙你的去吧。”杨文东说道。
待郑玉华走后,杨文东叫来一名助理,说道:“替我约一下,我要拜访港督府。”
“好的。”助理答应道。
16日,港督府:
“港督先生,你好。”杨文东笑着说道。
柏立基也是比较开心,说道:“杨生,你好,请坐。”
“多谢。”
二人坐下后,一番寒暄,也就讨论到了旱灾的问题,如今这件事,已然也是港府最重要的政务之一。
“港督先生,这次来,我是想提出一个请求。”杨文东说道。
柏立基说道:“请说。”
杨文东道:“现在从内地运过来的水,虽然还是不足以让香港市场正常运行,但基本上保证生存及基本需求是没什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