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严的。”
“嗯,木头用来造纸才划算。”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那这些小的扁丝,有做出编织袋的样品吗?”
“有的,我已经让人人工编织了。”魏泽涛说完,又从旁边的一个纸箱里取出一张大袋子,看起来像布。
杨文东看到后问道:“都是黑的吗?”
魏泽涛回道:“在德国做的样品都是黑的,这个问题不大,以后改塑料的颜色就行了。”
“嗯。”杨文东接过袋子,仔细看了起来。
这个袋子外表有点硬,虽然也有韧性,但明显比不过前世他接触过的蛇皮袋,其外层由几毫米宽的塑料扁丝包围,内部则是一层类似塑料袋的薄膜。
随后又问道:“试过承重了吗?”
魏泽涛回道:“试过了,我们装了一大袋子的米,总重量差不多100斤,让几个工人连续扛着放下折腾,其表面也没有坏。
甚至拿小刀去划,都划不破,除非大工具,只是有个缺点,这个袋子表面态铬手了,手拿时间长了有点疼。”
“嗯,跟塑料袋一样了。”杨文东点点头。
塑料的硬度远比布高,正常情况下东西不重,那没什么影响,一旦东西很重,压力之下反而变细,加上硬度高,就更伤手了。
“对,不过这种袋子应该都是工人用的多,让他们带个手套就行了。”魏泽涛又说道:“而成本这一块,虽然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但从物料成本来看,还是远低于布袋的,承重能力也更强,
更重要的是,它基本上能防水,如此一来,很多户外作业,就不需要太担心下雨了。”
“铬手不用太担心,以后技术进步,会慢慢解决这个问题的。”杨文东又问道:“这个袋子,编了多久?”
“三天。”魏泽涛说道:“开始的时候工人不熟悉,现在的话估计一天半左右。”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太费时间了,看来也只能采用设备了,这方面调查过没有?”
对于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他还真不懂,因此这些类似事情他也都是将权利下放,让手下人或者供应商自己想办法。
不过作为老板,他还是要大概了解一点的。
魏泽涛说道:“这一块,我也已经找了日本的一家非标生产公司,他们说有把握做出这样的设备,但目前设备还没有出来,主要也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样品。”
杨文东道:“那行,让德国那边多生产一些样品,然后寄到日本,让他们根据要求做设备。”
搞新产品,就很费时间精力,因为没有对应的配套措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