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善后与日常
景福元年六月初五,诏书既下,罢陇右、凤翔、邠宁三节度。
高宗龙朔元年,唐人培植的傀儡吐谷浑政权被吐蕃灭亡、未久,因龟兹等地领土争端,唐、吐关系再次恶化。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经三年准备,李发兵西征青海。双方战于大非岭之下,孰料薛仁贵大败——此后,吐蕃急剧东扩,唐人又长期宫廷内乱,权力更替频繁,无力招架。
开元二年,闻李隆基新立,吐蕃来攻。十月,再来。薛仁贵之子薛讷迎敌。是役,大败吐蕃。战后,李隆基置陇右,领鄯、秦、河、渭十二州,重兵防遏。渔阳颦鼓动地来,陇军陆续入卫,吐蕃遂据之。
“艰难以后,圣唐内战不止,至今陇右十二州只余秦、渭、河……不要……弄我了……”浓郁糜香弥漫的室内,屏风后,枢密使坐在圣人怀里。双手按着裙子,丰满的娇躯微微颤抖,嘴角也有丝丝口水,正有气无力的讲历史。
“这三州怎么收复的?”圣人擦了擦手上水渍,虚心求教。
“弄疼我了。”赵氏眉头蹙成一团,幽怨地剜了他两眼,别过头去:”会昌三年,吐蕃内乱,汉、回鹘、吐谷浑、突厥、波斯、大食诸族奴隶暴动,京西北八镇趁机攻打,收原、乐、秦三州,石门、木峡、特胜、萧……剩下的没记住。”
“总之。”赵氏喘了口粗气,挣扎着要起身,怒道:“这便是大中年所复三州七关!秦州为其一。巢乱期间,又被吐蕃抢走。宋文通兼陇帅后,夺秦州。河渭则是大中五年,虏将尚延心上表请归舅国。于是朝廷拜其游奕使,领两州……放手!”
圣人清楚了。唐吐国情基本一致——藩镇混战与农民起义,区别在于吐蕃中央政权寄了,唐还勉力支撑,但双方本质都是军阀割据,边境上仍在拉锯。陇右靠近西陲边境的河、渭、秦,秦州被李茂贞夺回后,以亲信镇之——已经让武夫砍了,守军两千余人,推都将符道昭为刺史——收到渼陂泽一战的消息,不知会不会降。
河渭较特殊,尚延心死后,其子接任职位。到这会,各族杂居,胡人也种地,汉人也放羊。治理上,地方豪族也在参与,与代北、夏绥差不多,但富庶很多——自宣宗收留尚延心,这四十多年来相当太平,老百姓的日子很舒服。
人口的话,据在天水长大的赵氏估计,大概有二十多万,很杂——德宗时,在李泌的主导下,唐朝派遣使团从海路会盟黑衣大食,商讨围攻吐蕃。此后,面对阿拔斯劲敌,吐蕃国内一半以上的兵力都去了西线作战。长期鏖战中,吐蕃人俘虏了大量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