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既罢,太常卿杜彦林出列建言:“前败岐邠,再围同州,王道远播,请南郊祭神,通喻昊天,威震百姓。”
立即又有光禄勋奏道:“武士浴血作战,宜即大臣慰劳。使太官丞烹佳肴美食,珍羞令献鱼盐,良酝令给清酒,飨食前线健儿,予以嘉奖。”
再有官员建议:“请开府库,赦有罪,赈济鳏寡孤独,以示朝廷体恤。”
再有人道:“遣使岭南、苏杭、五管、福建、静海诸道诸军诸进奏告捷,慑不臣……”
既是良辰吉日,又尽是合理之词,圣人一一允准。
事毕,圣人先一步离开宣政殿。
在场七成以上的官员平时都是见不到皇帝的,他们本来还想说些溢美辞藻好在皇帝心中留下些印象,但见圣人起身,只得拱手目送。
————
回到蓬莱殿,脱掉厚厚的冕服,换上清爽素纱,圣人斜卧在席上,用手撑着脸:“飞龙使,你心里有怨气,在怪朕。”
对案,跪着几道人影,面前都有一樽冷饮。
被点到名的张承业一个激灵,立刻伏下身躯战战兢兢道:“臣岂无君无父者?”
避而不答,只表示自己不是背主贼,算是默认了对主上的些许不满。
“朕知道,你不是无君无父的人。”圣人翻看笔记道:“你入宫已有四十年,任劳任怨,对朝廷忠心耿耿。朕不分好坏,罢黜所有宦官,伱怪朕,也在常理之中。”
张承业已经说不出话,他甚至做好了回家就自杀的准备,却听圣人微微叹道:“西门季玄、杨复光、西门匡范、西门思恭、西门重遂他们,是鲜有的贤宦,使无他们,李氏的天命可能就在先帝那里终结了。朕践祚以来,不断有人劝谏,言世惟惧军容而不知皇帝,朕都不听,说的过分便呵斥。”
张承业一直都知道有人围在皇帝身边请求杀掉所有宦官以绝后患,但这是第一次听皇帝提到对那些人的态度,他再次拜道:“大家保全之心,臣死而难报。”
圣人从席上坐起,盘腿靠在那,接着说道:“可惜,这样的贤宦太少太少!仇士良之辈才是大流。列圣赐予臣子富贵权势易如反掌,却无法保证自己的性命。主人被奴隶驱使,何等荒唐!”
“大家——”张承业几人直接趴在了地上:“臣等绝无反意!”
“朕知道,不然朕不会说这些。”圣人语气平淡,端起葡萄酒一饮而尽:“天子被家奴随意废立争夺,当然无法镇压四极,统御臣民,所以朕必须是受到天命而非被某人拥护的天子。这样,宇宙人心才会聚在天子身上。朕不许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