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崔公
大中三年,进士考被一位来自魏博的世家子弟摘桂,轰动长安。宰相杨收亲自复核,看看有没有搞错…好吧,崔安潜确实是硬实力,同期进士无不敬重。
事实上他是司空崔从之子,可以门荫入仕,走四门博士、侍御史、起居舍人、千牛备身、太史令、秘书丞这条路径;但崔安潜选择硬考进士。这也是唐代门荫制度的弊病…寒门求之不得,而贵族子弟大多瞧不上,习惯征战科举“登神”之路。
崔安潜状元后,按惯例累校书郎、三司盐铁巡判、万年尉、直弘文士、监察御史、史官。中央各部门实习合格后,“选调”藩镇试炼,相继担任蒲、荆两镇节度判官。这便是学习和武夫打交道。国朝的文官不通军事,不懂武人,仕途就止步于此了。
不过,崔安潜表现很好。成功存活下来后,拜江西观察使捕盗。没两年王仙芝起义,崔安潜紧急上任忠武军,管理这帮连宰三个节度使的贼胚,构筑东都、汝防御线。仙芝数侵无功,其后黄巢不死心,连寇新郑、郏、襄城,亦被杀退…
乾符五年,他又被派到成都“改造”浸于安乐、不思进取的蜀军。其从陈、蔡、汉中调来万余老杀材,用这帮卷王督促蜀军。于是蜀军威令赫然,杀气复苏。收长安之役,其一手打造黄帽都、神机营大出风头,以至巢军看到蜀人旗号掉头就跑。
对于南诏,状元的口吻更骇人:“归语尔王,必欲涉吾境,王宜自来,坑竖子耳!”不要来惹我,来就活埋。南诏知道他不好对付,转犯交州。
若要类比的话…唔,找不到对象,但这相公着实狡猾过人,对付武夫有一套,而且杀性极重,关键是还正直。在洛阳主持考试要求案卷必须糊名;拒绝任何人私下谒见。平生不贪污,不弄权,不乱搞男女关系。心里装着的全是大唐天下,刀山火海只为还复太平。
节操之高令世人沉默。
当然,也受人排挤,被田令孜视为眼中钉。但崔安潜初衷不改,朝廷哪里需要他,他就骑着个毛驴往哪去。
额,忘了说一句,他哥哥叫崔慎由。
甘露殿事后,中官仇恨文宗入骨。一日夜深人静,他们怒火涌上心头,又把文宗抓到小黑屋里轮番上阵打得半死不活。然后叫来当值翰林学士崔慎由,命他草诏废帝。但无论怎么威逼利诱,崔慎由宁死不下笔。中官沉默良久,把他带到小黑屋。入内,口鼻来血的圣人就跪在那……仇士良等分坐龙座、玉陛,指着圣人破口大骂:使无学士,你还想跪在这吗!
多年后,崔慎由临终之际,其子崔胤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