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没找到机会,这次才先骗奸了二媳妇王语。
听到朱元礼的话,朱温捋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这孽子有没有反意?应该有,但还不是很强,处于敢想不敢干的阶段。
朱温考虑过网罗罪名杀掉这个儿子。但长子在军中声望太高,之前父子交恶他动杀意那次,竟然有数百骑跟着儿子跑路。
这还得了?
所以对这个长子他是爱恨交加,既希望朱友裕能担大梁,又害怕朱友裕造反夺位。而朱友恭与朱友裕不和,两人私下矛盾激烈,拿来制衡长子再合适不过。
再者,他还想睡了朱友恭的美丽媳妇。若拿下朱友恭,与之形影相随的曲莺莺肯定就不会再回汴州了。
想到这,朱圣便有了决断,摆手道:“不急。徐州大疫,打败仗很正常,再给他益兵一万。”
“圣明无过至尊。”闻言,朱元礼也不坚持。
反正是造圣人的反,自己做臣子的提前把话说到就行。
“小子李晔既平京西北八镇,最近在干什么?”朱温制止了又一个要奏事的大臣,主动问道。
战略方向是朝廷最争执不下的难题。
敬翔、谢瞳坚持原方案——锐讨已被打废的兖、郓,再灭齐、魏,继续扩张势力,营造天命所归的气象。只要版图越来越大,随着光阴流逝,谁还承认偏安一隅的唐国?届时就算不能灭了李氏一统天下,至少也是东、西并立。与其死磕李晔,不如把能吃到的肉稳稳咽下喉咙。
先东,这是最保险的方案。关中不一定打得进去,但瑄、瑾已是待宰猪羊。李晔非庸主,但王师范无能谁都清楚。怎么选,其实并不难。
持异议者有吗?
肯定有。
比如李振、葛从周、寇彦卿,就极力主张集倾国之力攻入关中肃清余孽,杀掉李晔这个祸害。
大帅称帝确实缓了一口气,极大抵消了被长安诏褫名分带来的麻烦,横海、浙东、杭州、江西也表达了臣服,但跟着李氏声讨大梁乃至实际出兵、造反的藩镇、贼寇还是主流。伪唐一日不亡,诸镇心里就有指望,大梁就无法安生。
李晔可以输很多次,但只要他不死,率领诸侯卷土重来的机会就一直在。而大梁只要惨败一次,满地开是必然之事。去年入长安失败,事后六州两镇造反!还有没有?再大败一次,一定有。
此刻听朱温提及李晔,众人立刻来了精神。也许今日就能确定到底是先东还是先西。
“回至尊。”敬翔出列拱手道:“从河中得到消息。上个月李晔西出河渭,略地千里。频逢敌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