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播州刺史杨牧南携当地豪强谢邪、诸葛睿、罗衮、潘全盛、杨再思等将南蛮、苗兵万人来勤王。
南蛮比党项更乱,有青蛮、白蛮、汉裳蛮。秦汉时期的戍兵、移民后代。姓氏韦、王、杨、董、李、赵之类。虽然久在蛮中也成了蛮子,但晓得祖上是汉人,自谓高门,不跟蛮通婚。除了少部分习惯,跟汉人没区别。与之类似的还有西晋被司马衷安置在蜀中的天水六郡起义军及流氓十数万的后代,氐、羌都有。
还有“寻传蛮”这些古蜀人。漫散山水,男少女多,经常是几个十几个少妇少女共养一男。男人呢,就游手好闲,唯一的正事就是魏文帝。咳咳,寻传蛮的姑娘不喜欢穿衣服,习惯光着身子…真是圣人的天堂啊哈哈!打仗就是竹笼当头盔,披藤甲。出于部情,也多是女人作战。奢香、刘淑贞、秦良玉这些女强人的产生,是有土壤滴。
可能是诸葛亮这个不懂得怜香惜玉的老匹夫造成的阴影比较深吧。到这会,武侯石刻故在,文诫曰:“碑即仆,蛮为汉奴。”看到碑,就像看到了老家伙。南蛮姑娘们很害怕,当活菩萨供着…
还有姓庾的豪族。这类蛮子的来源就只有天知道了。也许永嘉之乱的士族侨民,也许是被迫引咎辞职的庾氏后裔。士族变蛮子…难绷。改天找庾美人问问,掖庭有一位名唤庾道怜的宫官。
总之很乱,后世被搞得崩溃的北宋史官来了句——“群蛮种类,多不可记!”根本弄不清楚。这会,朝廷也懒得辨认,统统冠以杂种、獠夷。一部分属于皇协军序列。一部分调皮,但动静有限,中原使者一来就装死,还有一撮桀骜难制,剑南、五管都镇压过,有时候北方军队也来,杀得人头滚滚。这次领衔的杨牧南是杨端之孙。
乾符年南诏攻播州,獠部勇士杨端率众抗击,朝廷乃以端播州刺史,领黔中观察副使、押蛮使。估计是在这次事件中吃到了甜头,于是收到渝州刺史柳玭的勤王邀请后,杨端召集几个交好的头人,凑了万把人,让儿孙们带着来京师。
其心可嘉。但说实话,指望他们硬刚汴贼不太现实。历史上唐亡后,黔中群蛮造反。朱温忙,让马殷处理。马殷又把这事交给邵州刺史。吕师周点兵五千,一战平蛮。
杨牧南等人带来的这万蛮,多半连京畿地区的团练民夫都打不过,值得称道的就其中的苗兵了。赵匡胤讨武平,蛮人秦再雄携三千苗瑶参战。其部:“皆能披甲渡水,历山飞堑,捷如猿猴。”
圣人一度打算给杨牧南、杨再思之辈封个官令其打道回府,但想想,来都来了,打仗不行就当民夫呗。像野利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