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迎接王师。
百姓们也迫不及待地剪去金钱鼠尾,换回了汉人衣冠。
郑成功派密使携带印有天子玉玺的空白诏书十道,前往舟山岛一带收编水上义军钱应,命其通过通过巧妙的里应外合,救出被围困的张煌言部众,赶来与他们会合。
天下苦鞑子久矣,一股摧枯拉朽的灭清洪流,在各地席卷如潮。
……
次年正月初四,郑成功从海上入浙江台州,誓师北伐。
这一日,正是明太祖于应天府建国的二百九十周年,全军皆缟素,遥祭北方帝陵,望之如霜天飞雪,纵横四野间莽莽一白。
在此之前,郑成功特意做了一件事,拿出「战魂点将碑」,挥剑斩下了其上的一角空白。
那一片尚未书写的名字,本是为了留给本次北伐战役中,即将阵亡的死者。
但郑成功将它取出,另有用处。
李定国不明所以地看着他:“森森要做什么?”
郑成功握着一支朱笔,如同挥剑一般,在那块石头上刻下了许多的名字。
他神色清寒,一如经冬树梢上空悬的冰雪:“自然是将有些人的灵魂召唤出来,再杀一遍!”
清贼中的某些元凶首恶,居然是自然病死的,未免也死得太便宜了。
怎么可以不把他们重新剥皮削骨,万箭穿心呢。
赶紧安排上!
李定国弄不清楚这个战魂点将碑的运行机制,为稳妥起见,他按住了郑成功,自己接过了笔:“还是我来吧。”
众多死去的建奴领袖名字,都被一一写下。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睿亲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庄亲王尼堪……
每写下一个名字,就有一道晦暗的光芒闪过,许多拖着辫子的人影出现。
早有准备的南明军队从四面合围上来,刀剑林立,严阵以待。
这些亡魂们的记忆和外形,都停留在死去的那个时刻,因此,出现了诸多滑稽的景象。
譬如睿亲王多尔衮,因为是坠马身亡,此刻已经是浑身鲜血,不成人形,骨头都断了好几根。
但骂起人来,依旧中气十足:“大胆汉人奴才,你是何来路,见了孤为何不跪!”
“你也配?”
郑成功冷笑一声,蓦然抬手,握着长弓对他一箭穿心。
多尔衮当即爆发出剧烈的惨叫,很快就没了声息。
然而不出片刻,在石碑的作用下,他又复活过来,直到下一次天亮才能真正魂飞魄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