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硬核威胁?!
【作者有话说】
思考中,还有谁可以来学院当小霍他们的老师和同学呢
第133章
大明洪武位面, 一处芦花满地、秋水盈盈的江南水乡,有草屋数间,青灯一盏。
湖海散人罗贯中正隐居在此地, 杜门谢客,一心著书,进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
此刻, 他正写到建安十五年周瑜还江陵, 准备发点刀子,安排让周瑜下线, 忽然就看到了天幕上老朱的这一则消息。
这意思明明白白地写着就是, “要么出来当导师,要么朕诛你九族。”
罗贯中搁笔叹息。
这一年, 距离他和老师施耐庵一道离开张士诚的幕府,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当时,他建议张士诚“缓称王”却不被采纳,因此对张氏集团的江山前景感到失望,最终及时抽身离去。
后来就一直隐姓埋名, 离尘索居, 倒也侥幸躲过了老朱的通缉。
但罗贯中心里清楚,他之所以能侥幸存活下来, 并不是自己多会保命, 而是老朱没真的上心抓人。
他退出张氏集团很早,并没有追随到最后,这些年一直当个透明人不出来活动,亦无甚危害, 所以老朱没把通缉真正当一回事罢了。
但现在这个情况……
倘若他说一个不字, 大明这架精密可怖的巨型国家机器就会飞速地运转起来, 不出三日之内,那些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一定会打上门,将他直接扛走。
他出事不要紧,可是三国还没写完呐。
而且,他也有很久没看见自己的老师了。
罗贯中沉沉地叹息了一声,在天幕上输入一行字迹:“固所愿也,承蒙陛下青眼,此事我应了。”
过了片刻之后,施耐庵也措辞极为客气地表达了同意。
老朱看到这里,满意极了,这两人还挺识相。
这回他们不仅要去当导师,还得提供高质量的讲课,倘若抱着抗拒不合作的态度前去,乱讲一气,显然会拉低大明在万朝的口碑。
因此老朱想着,回去就给他们发个功臣专属的免死金牌,这下总该全无后顾之忧了吧。
罗贯中二人:想要我死,大可不必如此弯弯绕. jpg
洪武位面此刻就在历史长河的岸边,等着少年朱棣领奖,故而,老朱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刘裕,准备把名单报给他。
哪成想,宋祖陛下直接摆手回绝:“此二人都是文学家,擅长领域基本重合,朕只能收罗贯中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