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错过了什么!
一批来自魏晋时期的名士倒是看懂了,热情站出来为大家解释。
为什么他们只是讲了几句话,谢安就把李白带回家了?
没想到吧,我们名士交朋友就是如此任性,讲究一个兴致而至,缘分所到,纵情洒脱,聚散若萍踪絮影。
三两句话聊投机了,倾盖如故,更甚过白首相知。
这一年,谢安二十五岁,隐居在东山,拒不入仕。
他对所谓的高官厚禄避如蛇蝎,一心避世,直至十年后那般变故迭起,国家危难,才被迫开始营业,临危受命救国。
当然,作为东晋江左风流之最,他的隐居自然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干,而是有着诸多精彩的活动。
什么侍花弄草、吟风弄月、调弦丝竹、寄情山水啦,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还有接待各路大佬高士的拜访,同行交游,没事就对弈几局棋,作几首整个江左之地风靡追捧的洛下书生咏,来几手流传千古的书法……
当然,最重要的事业还是开设东山幼儿园,培养陈郡谢氏的一众晚辈。
谢氏下一代中最出色者,有谢道韫,以及封胡羯末四人,俱为芝兰玉树,江山俊才。
封胡羯末都是小名简称,完整的称呼应当是封儿、胡儿、羯奴、末婢。
这个年代很流行以x奴、x婢取小字,类似的还有王献之小字官奴,以及宋祖陛下的寄奴。
目的大概类似于后世的二狗子、李铁蛋、上官翠花,主打一个贱名好养活,希望能带来好运气,寄托了家长们一片诚挚的爱子爱女之心。
主要在这个年代,小孩的存活率实在是比较艰难。
陈郡谢氏作为江左高门,家族子弟都折损了好些,封胡羯末更是有三个都早逝,只有阿羯谢玄活到了而立之年。
观众们纷纷叹息。
谢安一家人是真的有点惨,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慧极必伤,天妒英才?
此刻,风雪渐息。
屋外星河明灭,风露低转,如一片苍茫的大海倒悬在东山之上,那一粒粒溅落的星子排列成浮桥,延伸向远方,铺开一条回家之路。
在那万星环回、列岫合抱的深处,有若干道屋脊在星光下起伏,静默如流水的波纹。
“此地甚美”,李白惊叹道,“只疑此身非人间。”
谢安挑眉,泛起一缕向新朋友炫耀的自得之色,若一点星火让他清冷高彻的容色刹那冰消雪融:“我花了许多的心思布置,待明日天放晴,再带你细看。”
李白欣然说好。
如此夜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