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礼记,长舒口气。
抄十万字,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阁内寂静如旧,只有纪元写字翻书的声音。
一直不爱说话的老夫子端着茶从他后面走过,不经意瞥了眼纪元抄书的字迹,手差点一抖。
好丑的字。
老夫子懒得再看,继续回到位置上写写画画。
太丑了。
怎么会那么丑。
第29章
第29章
进入二月, 天气渐渐暖和,县学的气氛也变得不同。
大概跟昨日祭文庙有关,所有人口中谈论的, 也多是即将到来的县试。
就连早上的四书课程也暂时取消, 全部改为自习。
纪元还是早上来了, 才知道取消的事, 看来县学也是临时通知。
也有人讲:“既然夫子们都不在,为何不放假?”
“不知道,反正不让出县学,让我们自己学。”
这些牢骚说完,大家的话题又回到二月初六的县试上。
读书人,无不想考上秀才。
但考秀才功名, 要经历三大场考试。
县试,府试,提学院试。
全部考完,才能被称为秀才。
放在现代, 就是一试, 二试, 跟终试。
如今乙等堂学生们忙的,就是第一关。
若头一关都过不去,后面的不用想了。
“刘嵘听说你祖父被请做这次县试的阅卷官?真的假的?”
这话一说,丙等堂五十几个人都看过去。
被喊刘嵘的人,今年十三,也是今年刚入学的学生, 他面容看似淡然, 实则有些倨傲,努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傲慢:“是啊, 他老人家原本不想来的,但县令大人的命令,不得不从。”
当地官府忙碌的时候,是可以请当地的秀才,举人过来帮忙的。
用这里的话来说,便是主持清仪。
这不仅是件极为体面的差事,办成之后,还会被请为宾客,拿些额外的俸禄。
对刘举人来说,邀请他做县试的阅卷官,自然不在乎几个米粮钱,更重要的还是名声。
就连家族也能沾光。
“你祖父是刘举人,年轻的时候还做过官,正荣县里也没几个,请他是自然的。”
“举人来做阅卷官,必然合适啊。”
如果说新入学的二十名学生里,纪元凭借年纪跟竹石被喊作小神童而出名。
刘嵘便是第二个有名气的,不仅因为他有个举人祖父,也因他家在本地有些根基,是有名的豪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