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逍遥小说网 > 穿越考科举 > 第174节

第174节

参加县试,也让他们对府试有了些自信。

至少知道了流程,更知道每场都要考什么。

除了每日必做的五经之一外,四书更是重点。

四书夫子将生僻字,难解的字词,以及有异义的词句再次拿出来反复背诵。

也有人说,这些学生学了那么久,为什么还有疏漏?

其实看平时上学就知道了。

看似也就那一本语文书,一学期反复背诵,能考满分的又有几个。

四书夫子不仅在讲这些生僻的内容,每讲一处,再加上其他大家对此的理解,更有各家名章点评。

不仅要全部掌握,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大学,讲格物致知,讲诚意正心,讲修身齐家,还讲治国平天下。

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展开长篇大论。

道理都懂,如何表述呢,又要如何做呢。

论语,孔子语录,孔圣人已经离世太久了。

他的话也被解释出很多含义。

孔子的想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就像纪元之前文章里写的,想要了解他,了解圣人,不如去读他的书,念他的话吧。

有的在捧他,有的在贬他。

但或捧或贬,只有读了才能懂里面的含义。

一个人到底要怎么做,到底要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这本书都有解答。

孔子走后,孟子来了。

他们相隔了上百年,终于有人继承孔子的想法,把这门学说延续下来,给了这门学说不同的生命力。

他们都在讲仁,但又是不同的仁。

孟子在说仁义礼智,再说知性知天命,又讲身心之学。

读懂里面的浩然之气,更能行于天地间。

最后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最后是中庸。

中庸只用两个字便能概括。

难懂。

有人说中庸不过是和事佬,是和稀泥。

但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如此简单吗。

若真的是这样,那这本经典也不必流传千年了。

宋人把这篇从礼记里抽出来,直接作为了儒家哲学的基础,这本哲学书籍,甚至是奠定儒学的心法。

万物中和,万物不偏不倚。

要如何做?

要怎么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夫子洋洋洒洒,再次串联起四书,学生们不仅是在听,更像沉浸在经典当中。

正荣县县学夫子,从不是让他们单单背诵,单单理解,更要明白其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