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朕的钱,凭什么要分给他们?
与此同时,另一边。
朱慈烺此次并没有着急返回京城,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是提前回到京城的话,必将面临文武百官们的抗议和谏言。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情,他打算和崇祯一起回京。
这样即便回了京城,也能把崇祯推到前面背锅。
毕竟崇祯现在可是大明第一背锅侠!
虽说他人不在京城,但京城内的一举一动却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这得益于他每日都会收到锦衣卫传来的详细情报,通过这些情报,他始终掌握着一切。
根据锦衣卫的密报,京城那边的灾民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二十万之众,甚至有可能已经接近三十万了。
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朱慈烺最初的预计。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太过于在意,因为在他看来,人多并非仅仅是负担,同样存在着许多好处。
毕竟回到京城之后还要组建新的大明税务军,到时候现有军队肯定不够用。
刚好从这些难民当中挑选出一些身强体壮的人出来,然后充当军队。
此外,他原本计划种植一万亩番薯和土豆,如今鉴于灾民数量的增多,便果断决定将种植面积扩大十倍,也就是十万亩!
反正之前抄家得来的土地太多了,刚好拿来多种点番薯和土豆。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众多灾民提供一份工作和生活保障,还能让他们有事可做,不至于无所事事,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更重要的是三个月后这些番薯和土豆就会成熟了,到时候足以养活数百万人!
当然,即便是如此,也消耗不了如此多的灾民,但朱慈烺还有别的计划!
那便是在京城附近建造两座规模宏大的城市,这两座城市预计能够容纳二十万到三十万人左右。
城市的主要建筑将采用水泥建造,以确保其坚固耐用,而内部的房屋亦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造。
等建成之后,一部分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百姓,一部分用来安置京营、关宁铁骑、白杆兵的家人。
至于剩下的,则全部拿来售卖或者出租,到时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朱慈烺的眼中,这世间到处都潜藏着赚钱的机会,只要善于发现和把握,便能够为大明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最近的几天里,朱慈烺还在思考着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该给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们涨工资了!
众所周知,大明官员的俸禄是所有朝代中最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