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在此。
母亲年轻曾是一秀才之女,却因过于貌美被当地县令所觊觎,最后为路过的李巍所救,被迫委身于他,凤宁记得少时娘亲提过,若是有得选,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她临终不肯入李家墓园,大抵是不满意自己妾室的身份。
凤宁将早准备好的瓜果点心,祭于母亲墓前。
吴嬷嬷及侍卫远远候着,不曾打搅。
凤宁随意地坐在墓前,举起酒盏与母亲唠嗑。
她告诉娘亲她入宫做了女官,她译注了几册书,第一册书已被使臣捎去西域,第二册快要印出来了,喋喋不休,细数这一年的见闻。
她眉梢是温软的,嗓音如珠玉落盘,有一份小泉叮咚的愉悦,
她甚至还告诉母亲,
“凤儿遇见了一人,他生得可好看了,女儿这条命便是他救的,不仅如此,在我生辰宴上,他还嘱咐全城的烟火商给我放烟花哩,娘,您一定没见过那么美的烟花吧,一朵朵跟伞似的撑在整座皇城的上空....您说,女儿是不是很幸运。”
她感恩每一份相遇,她不擅长记恨。
记恨是往自个儿心里安一颗毒药,让人生越嚼越苦。
她会记住所有人给她的美好,包括裴浚。
吴嬷嬷远远地瞟一眼,就看到凤宁对着墓葬比划那一朵朵盛放的烟火。
她从未想过在权利倾轧的紫禁城能看到这么美好的姑娘,少爷何其幸运,能遇见她。
墓园山清水秀,风光怡人。
凤宁絮絮叨叨大半日,终于在太阳偏西时打道回程,马车路过城隍庙一带,凤宁忽然叫停,
“嬷嬷,我想去铺子里买几册书,买几沓宣纸。”
吴嬷嬷没有拒绝的余地。
时辰不早,已是下午申时末,吴嬷嬷等人跟着她在墓园没吃上几口吃的,到了城隍庙,凤宁舍银子让她老人家在对面的茶铺用些点心。
“我挑书费时辰,嬷嬷担待些,稍候片刻吧。”
吴嬷嬷心细,嘱咐侍卫排查一遍,确认铺子里无可疑人员,方让凤宁进去。
她老人家上了些年纪,着实折腾不动,便道,“那奴婢在这里歇一歇,您快去快回。”
四名侍卫闪身至屋梁,各人驻守一方,确保凤宁安全。
凤宁进了书铺,飞快挑了两盒湖笔,一沓宣纸并笔洗一类,待要结账时,凤宁忽然捂了捂肚子,“哎哟,我要去一趟恭房,掌柜的,恭房在哪里。”
吴嬷嬷是个谨慎的,只匆匆塞了块糕点入嘴,便跟了过来,凤宁立即将银子舍与她,让她帮忙结账看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