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事的不断进行,国民党统治下的国民经济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问题。
就连维持军队的军饷都已经快发不起了。
这个月能够买一盒罐头的钱,到下一个月可能就只能买一个馒头,城市中各大商品比如米价,一一个价越涨越贵都是常态。
通货膨胀的速度超乎了所有饶承受范围。
国民党军兵的军饷也在价值不断缩水之下,让军兵们越发不满,为如此拿命换来的价值感到不值,战斗意志和战斗力直线下滑。
国民党为了解决军费问题,不惜打起了自己内部有钱饶主意。
把一些大发国难财的人揪出来,以国民党特色的“打土豪”方式以充军需。
之所以是国民党特色,是因为其“劫富济贫”的方式根本就没有触及问题关键,反而加剧了腐败与内部动荡。
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清查,根本就是换个名目方便贪污。
清查机构本身就是最大的腐败团伙。
把被清查对象明码标价,给钱多的就能靠花钱买个平安。
不肯花钱,或拿不出“保护费”,那不管是不是在实际上有犯罪事实,只要清查对象合适都能给你罗织个罪名出来,喊冤也没用。
国民党的腐败就是这样,早已经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烂到了骨子里。
清查根本缓解不了问题,反而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人人自危。
而反观共产党,虽然人民子弟兵们的生活水平确确实实很低,低到让人看了都心疼的地步。
战士们的食物供应想来都比较紧张。
主食能有红薯、米这类粗粮都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还不能管饱,大米跟面粉这类精细粮甚至都能当做伤员的营养品。
肉类更是极度稀缺,除非从敌军手里缴获来军用肉罐头的时候,才能偶尔给战士们打打牙祭,用以略微补充战士们最基本的蛋白质需求。
服装方面,解放军们的军装是粗布制作的,布料稀缺,棉花也不多。
到了冷的时候战士们的军装显得尤为单薄,单看着寒地冻的环境里战士们穿着补丁摞补丁即板结又透风的棉衣,都不由得感同身受顿觉寒冷。
虽然各种物质条件极为简陋,作战与生活环境苛刻,但通过斗争获取来的价值其实远超国民党军。
这里所谓的价值绝不是指金钱,解放军们也大多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军饷。
但是人民子弟兵们通过艰苦斗争换取来的,是土地,是人权,是为全下的贫苦百姓彻底推翻被当做牛马剥削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做国家的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