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苏联全力发展国计民生,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走的道路。
而要更加详细一点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则是新民主主义道路。
从1949年到1951年底,当时国内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土改也还在进行,私有经济占了国内经济很大的比重。
基于形势需要,主席给出的政策是社会主义不能一蹴而就,不要“四面出击”打击生产积极性,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于是在经过实践的详细规划后,新中国确定了在发展国企工厂等国有经济的同时,保留私有制经济。
这条道路制定的最初构想,就是调动一切生产力完成工业化,再在经过人民的同意之后再转入社会主义,理论上这条路可能要走十几二十年。
而这条根据中国实情制定出的公私共存特色道路,就是主席所提出来的新民主主义。
可是在四年之后,中央却突然决定提前转入社会主义,开始对资本主义改造。
这其中内含的原因与背景比较复杂。
但要从其中的关键影响之一,以及从时间线出发,却是先要从那场被称之为新中国立国之战的抗美援朝开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