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利益啊!
北河的京汉高门和本地百姓又不是傻子,跟着大王有这么大的好处,他们为什么还要反对呢?
大王嫌弃他们是越人,那就下令在北河重新编户齐民,能说汉越音的就给田给地,学不会汉越音的,全家流放!”
莫子布摸了摸下巴,也也不是不行,此时的越南人和中国人的差别还没有后世那么大。
甚至可以这么说,此时的北越人,是全世界跟中国人,特别是汉人从文化到血缘最近的,比同样号称小中华的朝鲜人更相似,甚至会比国内大部分的西南少民更像汉人。
假如他们能从土语改成说汉越音,那就跟汉人不会有什么两样了。
“汉越音已经停用数百年了,还能通行吗?”莫子布迟疑的问道。
“能!”邓陈常斩钉截铁的说道:“草民虽然出身山南邓氏这样的大族,但家境早已衰败,然目前还能说汉越音,就是因为一直有人教授。
北河高门传承数百年,但并不能保证每个子孙都有人上人的日子。
是以这几百年来,如草民这般者,学了汉越音,读了四书五经,最后依然只能在乡野间挣扎求存的,绝不在少数,他们只是平日言谈用不上汉越音,但绝不是不会。”
“所以,你的建议是?”莫子布做了个继续说下去的手势。
邓陈常脸上露出了阴狠的笑容,“草民南下之时,听说靖都王郑森让所有北河的士绅都交了批驳大王檄文的效忠书。
这简直就是在给大王递刀子啊,所以草民建议大王可以速进北河,不用去分辨谁想当越人,谁想当汉人。
而可以拿着这些效忠书当做把柄,从中挑选一批杀鸡儆猴,剩下的,就给他们两条路可以选。
忠心任事的,就让他们吃点好处,把下面控制的民户都交出来,官位则可以多给,就如同大王处理顺化的京汉高门一样。
三心二意的,直接把全族核心拆散,发配到归仁、嘉定、嘉西、安戴去,让他们为大王去对付当地土著,屯垦开发。
而大王真正可以利用的,就是如草民这般,从高门落下来的寒门学子,他们都会汉越音,对变成真正的汉人求之不得。
只要大王愿意给他们授田土,任命他们为甲长、乡老,把下面百姓会说汉越音当成考核,三年就会一变,五年将有大成。
十年之内,汉越音就跟粤语、漳泉片闽语一个样子了。”
“有点意思,但是好处呢?”莫子布脸上有了点笑意,但这还不足以打动他。
邓陈常听完,伸出了三根手指头,“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