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可不是惊叹荣兵的奇袭,而是下一步改怎么走。
是守还是跑,这才是关键。
议事殿内的气氛,很低沉,但这种低沉并未持续多久,很快,郑国公的声音响起。
“陛下,现在追究荣兵的奇袭,已经没意义,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确定守还是走。”
“如果要守的话,怎么守,要多少兵力才能守得住,如果要走,老臣建议,立刻就走。”
“现在京都城四周,只发现两处荣兵,而且现在和治安军僵持着,看他们的兵力,绝对不多,不会超过万人。”
“这时候及时走,是很有几率逃脱的。”
“还请陛下能早做决断,莫把时间耽误了。”
“郑国老,你这话的太丧气了吧,城外奇袭的荣兵,看数量不多,而且目前连城墙外围都未攻破,这时候倘若逃走,军心必定涣散,到时候怎么逃?”
开口话的是文宣,他脸色严肃,明显是反对郑国公的提议。
但郑国公不惧,上前一步,直接道,“呵呵,夫子,如果在科举文坛上,我不如你,我认了。”
“但在军事上,不客气的,你就是个门外汉。”
“是,你的没错,从目前来看,京都城暂时还在我们手里,但你根本不了解大荣精锐的实力。”
“从刚才的军报上就写的很清楚,才多久的功夫,治安军死伤两三百人。”
“这要是继续打下去,半个时辰,信不信,治安军死伤大半,到时候,仅靠五千的禁军,我们能守得住京都吗。”
“还不如趁着现在焦灼,让治安军全力牵制,皇城内的禁军,立刻掩护陛下等皇族权贵从后门逃跑。”
“只要我们速度快,就算奇袭的荣兵追上来,我们也差不多抵达后方最近的一座军城。”
“再让军城守军,全力掩护,相信陛下一定会抵达中州地界,到那时,甭管多少奇袭荣兵,这般深入腹地,在想追击都不可能。”
“郑国公,你的意思是,让陛下丢下京都城中十几万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丢下大凉立国三百年的国都,背负骂名南逃!”
“你让前线奋战的将士,和诸多百姓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苏凉皇室,让陛下背负逃跑子的骂名吗,被大荣耻笑!”
文宣这次,有些动怒了,大凉皇室虽然有些昏庸,但总得来,大凉百姓对皇室,特别是当今子,多少还是有尊重的。
如果真按照郑国公所言,丢掉前线奋战的将士、百姓,丢掉三百年的国都,以及京都的皇陵。
只顾南逃,那苏凉皇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