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定会保你们母子平安!”
甄贵妃不知道秦毅的有几分真假,但她现在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相信。
秦毅走后,甄贵妃到赵聪,聊了一炷香的时间,最后两人抱头痛哭。
这是之后,秦毅从柳媚儿那里得到消息。
数日之后,京城周围开始流传起了一个法:景德帝赵恒德不配位,他没有顺应意,忤逆了先祖,这才导致国家陷入动荡不安之中,甚至面临着荒饶威胁和攻击。只有另立新君,才能扭转时,拯救这个国家。
紧接着,一些人声称他们看到了白鹿,并将其视为祥瑞之兆。
消息迅速传开后,朝中官员们纷纷上书请求赵聪登基为帝。
然而,赵聪却坚决拒绝,表示自己还年幼,无法承担如此重任。但经过三辞三让之后,他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随后,朝廷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大典。
满朝文武官员都恭敬地祝贺赵聪登基称帝。
年仅十三岁的赵聪正式登上皇位,成为新的皇帝。
其母甄贵妃被尊为太后,而赵恒则逊位为太上皇。
新的年号被定为“佑”,以祈求上保佑这个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由于赵聪年纪尚,甄太后决定垂帘听政,辅佐年幼的皇帝处理政务。于是,赵聪被人称为“佑帝”。
与此同时,大越南北地区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年号,北方使用“佑”,南方仍沿用“景德”。
这标志着大越国分裂成了南北两个政权,形成父子对峙的局面。
后被人称为北朝和南朝。
此外, 裴岑被提拔为内阁首辅,李万年继续担任兵部尚书,张彻为吏部尚书并进入内阁,杨惟中调整为礼部尚书,范宁升任刑部尚书。
此外,李万年因守城立下战功,获封伯爵,皇甫寿、梁英、郭雄等将领也都受到相应封赏。
此次救援京城,“护国军”无疑是最大的功臣。
秦毅早已提前获得封赏,因此不再另行奖赏。
然而,李贤、戚继光、秦猛虎、穆云、袁左宗等人全都晋升为参将或游击将军。
由于吴有德的背叛以及萧如雪参与救援京城的功绩,赵聪在秦毅、张彻、范宁等饶上书请求下,最终为萧定北平反昭雪,萧家的冤案得以洗清。
不过,可惜的是,燕王赵启的案子涉及皇家隐秘,所以被暂时压了下来。
萧如雪、王岳以及靖北军将士,得知秦毅为萧定北翻案成功,恢复萧定北的身份后,皆泣不成声。
萧如雪心情激荡,对秦毅更是感激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