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
即:
t*b=bt
ot*d=dt
出生人数bt由当前育龄妇女(20~35岁)人数t和生育意愿(生育率)b决定。而死亡人数dt则由65岁以上老年人数ot和死亡率d决定。
…………
第二阶段,即后时代,大部分民间团体以及在上一阶段中尚未加入营地的落单幸存者将加入营地。该阶段变异体已不构成主要矛盾,生产力恢复与低下的人力资源水平转化为主要矛盾。
在这一阶段,基本的工农业结构得到恢复,人类活动范围大幅度扩展,部分具有工农业生产能力的城镇被收复,且幸存者营地能够建立起与变异体的安全隔离区。
根据西部营地防备部队出具的《对收复失地的基本指示》报告,四到八年内即可进入后时代阶段。
考虑到变异体在目前(即大变异发生后半年内)展现出的迁徙和猎食行为,大变异基本结束后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变异体未能完全消灭,这些变异体将会成为营地间经济交流的阻碍。
…………
本文将对该阶段的人口增长变化作出预测,选取后时代时期为大变异发生八年以后。
后时代早期(即十年以内),由于新出生人口数量少,成年个体少,大变异间幸存的老年人在该阶段基本死亡,劳动力人口总数会持续呈下降趋势。与之对应的是总人口相比较大变异中有所回升。
在这一时期,即后时代早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和生产力的恢复有限,重体力劳动和战斗仍有较大需要,女性对男性婴儿的生育意愿更高,加之大变异期间女性幸存者数量较少,男女平衡有极度失调风险。
后时代中期(即十到二十年),人口总数将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人数和占比均超过大变异以来的最高水平,女性生育意愿明显提高,但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仍然存在。
上时期老年人口大量死亡,本时期几乎没有老年人赡养需要也是劳动力占比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开男女比例失调以外,该阶段由于增加大量青壮年男性,生产恢复将大幅度提高。
同时,该阶段的人口数量相较于大变异发生前仍处于一个极低水平,但基本工业产业的恢复将使资源优势开始显现,很可能迎来大变异后的第一个“黄金年代”。
后时代末期(即二十到三十年),得益于前二十年的发展恢复,后时代末期将成为一个“有限乌托邦式社会”。
由于上一时期劳动力人口,特别是青壮年男性过剩,本时期综合生产力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