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百余人,其他淹死的,被杀的海盗不计其数。朱纨更是放了一把大火,烧了双屿岛。
其实事情做到这里基本就可以了,征服了双屿岛,杀了海盗头子,震慑了海盗,既给谢氏报了仇,又给嘉靖皇帝长了脸面,如果朱纨此时能够急流勇退,那他朱纨不仅仅是大明的功臣,而且是儒家的典范,清流中的君子,读书饶楷模,军界的翘楚。
豪绅富商一开始支持朱纨打击海盗,只不过想朱纨震慑海盗,并不是想赶尽杀绝。只要海盗遵守潜规则,互不侵犯,大家可以一起发财,豪强大族,富豪官绅,和海盗是可以共存的。
大家都在海洋走私贸易这个碗里吃饭,只要不破坏规则就可以了。
赚钱嘛!不磕碜。为了赚钱,士族豪绅是可以放下身段和海盗好好谈一谈的,没必要兵戎相见。
但是朱纨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要把海盗赶尽杀绝,这十年间,海盗杀了一批又一批,里面有不少都是富豪官绅的子弟,渐渐的沿海官员和豪绅看朱纨的眼光变了。
有一次朱纨抓了一百多海商,唯恐当地官员阻扰,从中作梗,竟然没有申报朝廷,将人犯送交刑部审判皇帝勾决,便就地开刀问斩,一时间杀的人头滚滚。
这次杀俘,沿海豪门官绅彻底与朱纨决裂。我们让你打击海盗,只不过是让你震慑海盗,没让你赶尽杀绝,这海上的走私贸易我们还得做下去。
你朱纨玩的太过分了,忍了你十年了。我们得少赚多少钱?朱纨你这不是不懂事吗?好!我们来教你做人!
这次被杀的一个张姓走私商人乃是一名推官的亲戚,该推官又和当朝御史周亮是发。结果御史周亮联合兵部尚书翁万建等联名上奏弹劾朱纨专权擅杀。
朝廷开始罢了朱纨的官,令人捉拿进京。朱纨此人性格刚烈,不愿意入京受辱,结果服毒自尽了。
死前留了一段话:言去外夷之盗易,去中国之盗难。去中国之盗易,去中国衣冠之盗难。吾贫且病,又负气,不任对簿。纵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吾死,自决之,不须人也”。
懂文言文的,大家细品。
至此,朱纨冤屈而死,沿海海防全部废了,再也没有人轻言打击海盗了。
白了,整个东南沿海上上下下,无论是官员百姓,都靠着海洋走私贸易这个产业链活着呢?
尤其是豪族官绅,富商海盗,获利最大,你朱纨再清高,再刚烈,再能打,东南几省的利益集团容不下你了。
你能打管个屁用?出来混要有势力,要有背景。
古人早就把这个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