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前来,言明我欲以琴音相待,共赏雅曲。”
城外,阳光洒满古道,李世民与群臣静候多时,终见凯旋之师缓缓而来。
房玄龄眼疾手快,即刻指挥礼乐齐鸣,孔颖达则手持贺文,声如洪钟,颂扬将士之英勇。
“臣等奉陛下之命,征讨东突厥,今已全胜而归,特献俘于陛下御前。”李靖等人策马至前,躬身行礼,英姿飒爽。
李世民含笑上前,温言道:“诸位将士免礼,尔等不辞辛劳,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随即,献俘大典庄严举行,突厥贵族垂头丧气,颉利可汗昔日威风不再,而萧皇后则是坐在马车中,进入长安城。
原本,李靖欲让颉利可汗骑马入城中,彰显其曾经的尊贵与我大唐的宽容。
然而,凌游为了给李世民出气,便悄然献策,提议将这位草原霸主囚于囚车之内,以示惩戒与威严。
城垣之外,万民瞩目,囚车缓缓行进,犹如历史的沉重步伐。
百姓们纷纷侧目,议论声此起彼伏。
“那便是传中的颉利可汗?怎生得如此苍老憔悴,全无王者之风!”
“是啊,昔日的草原雄鹰,如今却成笼中之鸟,世事无常啊!”
“囚车之中,他自应如此,只是这般待遇,是否略显我朝无容人之量?”
质疑与感慨交织,长安城的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对这位败者命阅复杂情绪。
颉利可汗,这位曾驰骋草原、威震四方的霸主,虽身处绝境,却依旧能听懂汉饶言语。
周遭的嘲讽与唏嘘,如同利箭穿心,令他心如刀绞,悲愤难当。
恰在此时,李世民驾临,他缓缓踱至囚车旁,笑容中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深意:“颉利,昔日你匆匆离去,未能领略长安风采,今日,朕便亲自引你入城,让你亲眼见证我大唐的盛世繁华。”
颉利冷哼一声,目光如炬,却未予回应,心中五味杂陈。
李世民见状,笑容不减反增,继续道:“想当年,你饮马渭水,心怀壮志,欲窥长安。如今,虽非你所愿,却也算是得偿所望。只是,这心情,似乎并不如你所想那般畅快?”
颉利闻言,脸色微变,终是开口:“李世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自知命难违,但你也无须如此刻薄相对,羞辱本汗吧!”
李世民轻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羞辱?你如今的境遇,还配不上这两个字。朕只是在提醒你,过往云烟,唯有放下,方能前校”
言罢,李世民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这一刻,渭水之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